52创业知识分享网

分享花呗|白条相关的小知识及使用技巧

越早知道越好(咸鱼味道)

花白达人    2022-12-10    256

     想起这种味道是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在旧金山的渔人码头,39号码头有一家餐馆,那里海鲜烹饪的方法非常简单原始,基本上只采用清蒸、白灼或者盐烤,很少使用调味品佐料,丝毫不损失海鲜的原味,大快朵颐后的我踱步到一个窗口,从那里可以看到海狮们慵懒地躺在甲板上晒着太阳,漠然地看着往来的行人,时而发出霸气的叫声,似乎在嘲笑人们被名利羁绊的忙碌的一生,仿佛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正是在此时,我嗅到了一丝味道:有点腥气,又有些咸香,细嗅一下,又带一丝海水的清新。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说熟悉是是因为仿佛昨天还品尝过评论过答案呼之欲出,说陌生是因为怎么也想不起来,我鼻翼不自主地翕动,目光也四处寻找,终于,我发现了它们——几尾咸鱼,整齐地挂在角落里的一个架子上,看到它们我确认了,是这种味道,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关于咸鱼的回忆蜂拥而至,伴随着海狮此起彼伏的叫声,我又回到了孩提时期……

     那是20世纪九十年代,我还在松花江边的一个小镇读小学,我的爸妈原本都是国营厂的职工,他们很有商业头脑,尝试做过各种各样的生意,家里有个大院子用来存储货物,有时是山东的大葱大蒜、有时是辽宁的苹果地瓜、有时是黑龙江的糖果和木材,大院里经常是不同的味道更迭,随风飘散着,成为我不同时期的记忆。有一段时间,妈妈从海边用火车发回来各种鱼虾蟹贝,有从小到大不同型号的虾皮海米,有虾酱蟹酱锅子料,各种生的熟的半半生不熟的海货,大院里飘满了咸腥的味道,这对于一个远离大海的内陆小镇来说,真是一种特别的味道。

     这些海货中有一种半干的咸鱼,吃之前需要用水泡去里面多余的盐分,我们尝试过蒸、煮、煎、烤等很多做法,其中“蒸咸鱼”是妈妈和弟弟喜欢的,泡好的鱼切成段,放油、葱花、姜片、蒜末、花椒粒在蒸锅里蒸上二十分钟,把松软咸香的蒸咸鱼覆盖在刚出锅的捞米饭上真的是美味极了,若配上玉米面大饼子,就是辽宁省的一道名菜——咸鱼大饼了。我和爸爸则更喜欢“烤咸鱼”,爸爸用粗铁丝做框,细铁丝变成方格状的烤盘,他称此物为“火撑子”,顾名思义,火撑子撑在火盆上,鱼放在火撑子上,几分钟后鱼被烤的滋滋作响,鱼皮鼓起一个个小泡泡,这时把鱼翻个面,再如法炮制另一面就可以吃了,什么调料都不用放,鱼被自身烤出来的油滋润着,被小火烘烤激发出来的盐味烘托着,咬上一口,味蕾们高兴地简直要在舌尖跳舞了。爸爸在火撑子上放了几个干辣椒,烤酥了之后用手指捏碎,均匀地洒在他那条鱼上,咬一小块鱼,端起小酒盅,“滋”的一下,一盅酒入口,眉毛一挑,得意地“哈”了一声,我也有样学样,端起杯子里的汽水,“滋”一下,再“哈”一声,表达的都是对这烤咸鱼的欣赏和对这简单的生活的满足。

      那时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生产生活水平和现在比仍然是天壤之别,学校没有自来水,我们班级的男同学就到与学校仅仅一墙之隔的我家来接水供班级使用,用一个大铁桶接满之后,三五个男同学轮流换班抬到学校教室用,那个时代,孩子们的偶像是雷锋、赖宁、刘胡兰;口号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争着抢着为班级做贡献,加上我家庭条件尚可,爸妈热情好客,总是塞些零食水果给我的同学们吃,同学们也特别喜欢这种感觉,久而久之,抬水成为大家争抢的一项工作,几位高个子男生以身高优势成为固定的队员,而我,成为了抬水队的队长,每天一个经常梳不好头发的小个子炸毛女队长带领着一众大高个儿男队员们,还有一个大水桶,队伍骄傲地穿过学校操场,成为学校一道特别的风景。一天,我们抬水队来家接水的时候,一位队员问我,:“你家做什么好吃的了这么香”?原来火撑子上还有之前吃剩的烤咸鱼,于是大家蜂拥而上,一扫而光,惊呼美味,甚至,一位队员还可怜兮兮地和我商量:“老大,明天你就给我们带点吃剩的鱼头鱼尾巴就行”……于是我经常让爸妈帮我给同学烤咸鱼带到学校,我们甚至等不到午餐时间就将它们分而食之,那时候冬天班级还生火炉用来供暖以及给学生们热饭盒,有时候我们带着泡好的半成品咸鱼,在火炉的炉箅子上现烤现吃,真是香气四溢,整个班级的饭香中就又多了一种特别的咸香味道,我们还发现用手拈着吃比用筷子夹给有感觉,吃完鱼不仅唇齿留香连指尖都是美味的……有同学感慨道:“饱食咸鱼味,熟记圣贤书”;还有一位同学居然在作文中写到他的理想是把家里厨房的房梁上挂满咸鱼……

     汪曾祺说:“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确实,我们对咸鱼味道的感情也是和当时物质的匮乏不无关系,这些都已经是三十年前的回忆啦,那时的人们多么容易满足啊,一尾咸鱼带来的快乐是那么的简单真实,现在大家的生活富庶,出于健康考虑,人们也很少吃这样的腌制食品了,而且餐桌上的物质更是极大丰富,山珍海味屡见不鲜,但总是觉得似乎少了什么,爸妈年纪大了,总念叨这米也不如以前好吃,这菜也不是从前的味道了……当初抬水队的同学们分别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有的背井离乡很难再见、有的意外离世再也不见、有的偶然相聚也到了开始怀旧的年纪,觥筹交错间讲的都是儿时往事,最怀念的还是儿时的感情,总是感慨人长大后都会变的,再也没有儿时的单纯与真挚……世事变迁,连“咸鱼”都演变成了不思进取的代名词,当初如果有 “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这句话,估计我的同学也不会在作文里坦陈她的的理想就是把家里厨房的房梁上挂满咸鱼……直到今天,在异国他乡看到这几尾咸鱼,我的DNA动了,同是太平洋流域的海水滋养出来的咸鱼,味道与儿时的记忆完全重合,使我觉得什么都没有改变,食物蔬菜的味道没有改变、儿时的情感与情怀也没有改变,风未动幡未动是人的心在动,我们的初心还在,重要的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真实的自我,那些微小的确定的幸福就像当初咸鱼带给我们的快乐,四方食事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如果能够播撒幸福与欢乐,那么做一条简简单单的咸鱼又如何?

2017.1旧金山 旅行散记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2683.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