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可以这样(曼联? 曼联!)
2016-2017赛季。
回家的保罗·博格巴正式亮相。
兹拉坦·伊布拉希莫维奇,埃里克·拜利和姆希塔良的首次英超主场比赛。
何塞·穆里尼奥的首场老特拉福德主场联赛。
只有两个字,一个词可以形容这场比赛,那就是“曼联”。
不同于上一场对战伯恩茅斯的客场比赛,虽然进了3球,但是球员们的状态并没有调整到最佳,这场比赛从一开场,就彻头彻尾的进入了穆里尼奥的世界。
快速高效的反击,更具有穿透性的传球,几乎无懈可击的中场防守,在梦剧场,穆里尼奥的球员们把他的战术诠释的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社区盾和英超首战,拜利成为了球迷心中的MVP,而这一场,连拜利也要黯然失色。这一切都拜博格巴所赐。高效的控球,干净的抢断,颇具视野的转移和想象力丰富的传球,保罗·博格巴激活了整个曼联。左路是博格巴最为活跃的区域,上半场靠近摄像机的这一端,白色头发的法国中场占据了整个舞台,似乎没有任何人可以从博格巴脚下抢到球,而他却总能找到最合适的出球点,更令人称赞的是,他还有全场11次过人这样的数据,想想吧,除了马夏尔,曼联已经很久没有能够不停过掉对方的球员了。
博格巴带来的效应,不只存在于他一个人身上。在他的身边,费莱尼成了曼联中场坚实的盾牌。南安普顿的球门球总是在费莱尼头上截止,而在对方进攻时,费莱尼总能适时的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压迫对方,甚至断球制造反击。穆里尼奥的费莱尼,似乎将重心放在了防守端,没有了范加尔时期费莱尼总是前插当做支点,只留下卡里克造成的隐患。
费莱尼不再需要当做支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曼联前场站了一个上帝。兹拉坦·伊布拉希莫维奇总是那么出色,尽管还是有几次莫名其妙的传球和失误,但是进攻端的伊布,总是出现在最合适的位置,不管是偶尔的回撤组织,还是禁区内抢点,伊布都表现的无可指摘。理所应当的,伊布用一个头球,征服了老特拉福德。
这次给伊布助攻的,并不是大瓦伦,而是鲁尼。上场赛后,尽管鲁尼取得了进球,但在《曼晚》的民意调查里,70%的人还是认为鲁尼应该坐在替补席。但这场,鲁尼对得起他的首发位置。直到80分钟被斯莫林换下,鲁尼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地方。上一场比赛中,队长总是出现的控球失误,过人失败,进攻就丢球,总是回传的错误,在这场鲜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愿意向前的鲁尼。尽管鲁尼的表现称不上最佳,但是如果能够再接再厉,我相信曼联的球迷们还是愿意看到他们的队长留在场上打破查尔顿爵士的记录的。
从5月穆里尼奥接手曼联开始,到姆希塔良宣布转会曼联,再到季前赛,再到社区盾,人们总是会提到一个人,胡安·马塔。穆里尼奥把马塔卖给了三年后的自己,于是在众人眼里,马塔在曼联早晚出局。特别是社区盾的下半场,马塔被换上又被换下,更是让人议论纷纷。然而蜀黍终究是蜀黍,首场联赛先发,用自己勤奋的跑动逼出了伯恩茅斯后卫的失误,取得了新赛季联赛第一个进球,而这场,表现的更加精彩。不管是跟博格巴打出精妙的配合,还是传给鲁尼最后助攻伊布的好球,都是马塔活跃在场上的证据,身材上的不足,马塔用他灵敏的嗅觉,勤奋的奔跑,还有精妙的脚法代替。而在防守时,马塔同样表现的十分活跃,下半场回追补位破坏出南安普顿禁区内的机会就是其中之一。姆希塔良的替补登场尽管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但是跟已经在曼彻斯特呆了三年的马塔相比,他和球队的默契还需要加强,而恐怕一阵日子内,右边路的首发位置,依然属于马塔。
与马塔相对称的是同样姓马的马夏尔,似乎受制于欧洲杯的糟糕表现和前妻的影响,新赛季的马夏尔没那么厉害了。但马夏尔的状态在回升,毕竟他只有不到20岁,场上有伊布,有博格巴,马夏尔没有上赛季那么大的压力,也应该放下担子,好好地冲击任何敌人的右边阵地了。
除了马塔,布林德是另外一个被喊着要处理的球员,然而和范加尔做出相同判断的穆里尼奥,依旧将布林德放在了主力中卫的位置上,尽管是因为斯莫林尚未复出,但对于布林德能力的肯定是一定的,年轻的拜利虽然能力出众,但也会因为冲动犯错,布林德很好的补充了拜利的位置,帮助拜利查漏补缺,这样用脑子的球员,有谁会不喜欢呢?
卢克肖和瓦伦西亚,似乎让我看到了当年的拉斐尔和埃弗拉,只是两人交换了位置,三年过去,曼联终于有了更加高效的进攻手段,老当益壮的瓦伦西亚,不但速度依旧,更是改善了自己的技巧,传球有了弧度不说,还能内切和队友配合了,而肖,年轻气盛,敢闯敢突,似乎攒了500天的力量,怎么用也用不完。今天他的突破更是为伊布赢得了一个点球的机会。
大卫·德赫亚可能要收到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自己不用那么繁忙的扑救了,坏消息是没有频繁的练习,可能技艺会生疏呢。
等待了三年,三年之后,曼联的比赛不再是效率低下的传中,不再是枯燥无聊的无效控球,更不再是我们掌握了比赛,只是运气不佳而已。穆里尼奥的曼联,终于展露出冰山一角,终于让我们看到希望,可以再次骄傲的跟别人说,我们是曼联球迷。
我想是时候跟全世界的球迷们说,曼联回来了,梦剧场回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4613.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