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创业知识分享网

分享花呗|白条相关的小知识及使用技巧

全程干货(2022金鸡国际影展,影评人最爱的五部电影揭晓!)

花白达人    2022-12-24    366

  

  为期十天的金鸡国际影展本周落下帷幕。在这十天里,厦门本土的观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影迷,共同享受了一次世界电影的盛宴。

  有什么事情能比在11月的厦门看国际展更爽的事?

  这是一年里南方最好的季节:海风微醺、阳光正好,天气刚刚好;这也是一次世界电影饕餮之宴,今年世界电影新片佳作荟萃于此,用影评人张海律的话来说,“吹着11月的舒服海风,这日子竟然像极了曾几何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期间。”

  今年我们特别邀请了各个领域的媒体人、影评人组成金鸡国际影展场刊团,给竞赛单元+全景单元合共31部国际新片打分。

  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凹凸镜DOC

  公众号/微博,专注纪录片及现实题材电影

  

  亵渎电影

  博大V,阅片无数,人称人肉碾片机

  

  奇遇电影

  公众号,专注于有趣的电影及事情传播;2020-2021年金鸡国际影展评审

  

  木易movie

  2021年金鸡国际影展评审,关注国内外电影佳作

  

  黑光乍泄

  博大V,经常替大家挖掘冷门佳作

  

  张海律

  旅行家、影评人,中国最早的国际电影节观察者之一

  

  李小方

  界面新闻资深编辑、制片人

  

  陀螺电影

  公号、微博大V,国际电影佳作推手之一

  

  守望电影

  微博欧美电影新片佳作推手之一

  

  大奇特

  著名影评人,专注于欧美经典电影,也关注国际新片

  

  桃桃淘电影

  微博、公号大V,著名影评人

  

  次等水货

  博、公号大V,著名影评人

  

  沈祎

  制片人、影评人,曾担任多个国际电影节评审

  场刊为5分制,允许0.5偏差。

  经过十天的观影,2022金鸡国际影展场刊总榜结果出来。按照最终评分排序如下——

  

  以下是场刊团老师们最喜欢的5部电影,请查收。这些电影,大部分是中国首映,从金鸡国际影展之后,它们也将陆陆续续以各种形式与大家见面。请收好这份未来观影指南!

  Top 1

  

  迷失季节In Limbo

  导演:亚历山大·坎特

  国别:俄罗斯

  简介:15岁的萨莎和丹尼,第一次偷尝了禁果。萨莎的父母得知事实,当即决定棒打鸳鸯,然而这对小情侣自然不会轻易放手,他们可以与一切为敌,无论是父母还是整个社会。不巧的是,萨莎的继父是一名警察,他坚持要将丹尼逮捕入狱,就这样,心血来潮的青春期私奔冒险升级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逮捕行动。

  桃桃淘电影:

  影片首先拍得非常漂亮,在影像上就足够抓人了,非常青春与释放。同时,在青春内核的表述中,也让人足够亢奋,能让你感受到他们想要传递出的能量。由之,还可以看出影片对更多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达的渴望。包括父亲身份的设置,也是非常明显的指代了,这一切,都让这部影片更加言之有物了。

  陀螺电影:

  视听效果拉满,独属残忍青春的天真和暴烈。其实也是很能反映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并且任何观众都能轻易作出这样的联想。也可以说是风格化地表达了一个严肃主题吧。当然最直观的还是全片类《去他*的世界》式的、邦妮与克莱德式的,甚至《末路狂花》式的,反世俗逻辑的“亡命天涯”的强烈情绪(你甚至很难称之为“爱情”)。

  张海律:

  金鸡目前最佳!俄国少年版《雌雄大盗》,伴随着嘻哈、电音等一众潮流元素,去复写和合唱“墙上的另一块砖”;辽阔北地景别到残酷童话小屋,准确而不花哨地陈述着真爱至死叛逆不停的飞蛾扑火故事。8bit音乐足够他们短暂的生命跳跃,却也是足够俄毛狠劲,而没一丁点日式二次元的凌乱。

  沈祎:

  视听非常完整,也很劲。新浪潮的年轻人穿越卢浮宫百年,俄罗斯年轻人穿越专政的丛林。来,把裴多菲的诗歌再念一遍,尔等可汗颜。

  大奇特:

  上半场是典型的青春与自由,几乎是从所有叛逆的青少年电影中拼凑起来的,有点混乱和平庸。下半场是现代版《邦妮和克莱德》(即《雌雄大盗》。他们逃离父母,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实现成人愿望的机会,与周遭喋喋不休的世界对抗。既有年轻潮的呈现,又有老苏联诗性电影的美,它是俄罗斯年轻一代人的赞美诗。

  木易movie:

  极具风格的视听语言令人耳目一新,关乎青春与自由的表达既有大胆创新之处,又有细腻准确之处,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凹凸镜DOC:

  柔情的配乐下,年轻的情侣为爱献出了所有,这是一部关于俄罗斯青年生活状态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现实题材电影,阴郁的色调,迷失的少年灵魂漂泊于白桦林之上,影片中看到很多致敬的迷影时刻,与电影一起度过了血色浪漫的111分钟。

  奇遇电影:

  已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大逆不道」的成长电影。视听完整、视觉凌厉,表达恣意、奔放,毫无顾忌。

  守望电影:

  视听语言极佳!电影借青春之名探讨我们每个人内心关于自由的界限,而男女主人公所有离经叛道的行为都是为了消除这些界限。但这种放纵是否值得?他们是真的需要自由,还是需要周围人的理解?他们能否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吗?逃离束缚又是否使他们快乐?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

  Top 2

  

  金币灰黄Leilas Brothers

  导演:赛义德·鲁斯塔伊

  国别:伊朗

  简介:由于国家遭到经济制裁,莱拉的家庭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危机。莱拉四十多年的人生都贡献给了自己的父母和四个兄弟们,面对这次危机,莱拉决定开一个家庭小店来脱离困境。可惜,尽管大家都倾尽所有,资金还是差了那么点。然而就算现在全家正处于危急关头,父亲伊斯梅尔也没能让莱拉省心——为了成为社区的族长,他也正打着自己的算盘,而这个计划也必定代价不菲。两代人的关系不断撕扯,这个家庭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守望电影:

  真的好生猛!对整个国家破碎的父权制的一种颠覆,多层次而丰富的表达,涉及的全是当代尖锐的社会议题,恰到好处的幽默感巧妙的减少了剧情的沉重感,精湛细腻的演技也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现实和可信。

  亵渎电影:

  剧本很扎实的伊朗电影,戏剧冲突设计的很好,群戏里很多角色不停地争吵,导演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立场处理的一目了然,演员表演的状态也调的很生活很统一。片子探讨穷人思维,穷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穷,越折腾越穷,同时也展示了伊朗家庭的方方面面,最后挖到了贫穷的根源。

  凹凸镜DOC:

  冲突不断的伊朗版家庭伦理戏。子女也没有让人省心的,在片子里,你看不到英雄式的人物,相反,看到的都是举棋不定,唯唯诺诺,利益被侵害不敢站出来反抗的小人物,金融危机那块让我看的毛骨悚然,看到一些小彩蛋,比如中文的纸箱子,可口可乐随处可见。

  张海律:

  莱拉虽为主角,但每一个兄弟及其父母的人设,都非常完整,以至于能自然而然滋生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挑缺点的话,也就是实在太饱满,没有喘息空间。通过剧情和不怕多余的对白,把穷困传承的无奈说透了,让人信服莱拉和他的兄弟们怎么选择都是错的。后面结合新闻的部分有些伊朗版《夺命金》的意思。

  李小方:

  层次太丰富了!父权、女性主义、亲情、全球化、贫困、传统陋习和人性弱点……几乎所有的当今世界尖锐议题都涉及了,层层交织,展现出一个真实世界的复杂性。更可贵的是,影片把这一切用荒诞不失幽默的风格表现出来,一边残酷,一边温暖。当莱拉一巴掌扇向老朽的父亲的时候,她赢了,但那个远离他们的滚滚向前碾压着他们生活的时代赢得更多。当父亲在节日的喜庆中溘然长逝,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依然动人。生活一地鸡毛,挣扎中的一家人,必须要抛却旧身才能换得一线生机。唯一缺点是表达有点太满,但瑕不掩瑜。

  Top 3

  

  戏梦空间The Ordinaries

  导演:索菲·林南鲍姆

  国别:德国

  简介: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别的世界里,人们生活在电影中,社会被分为主角、配角和废材三个阶级。作为一名“配角”, 葆拉从来只是在背景中出现,但她一直立志成为一名“主角”。然而,就在最终考核之前,葆拉的“读心器”突然故障了,没有配乐渲染情绪,葆拉还能成功晋级吗?《戏梦空间》是一部为影迷准备的反乌托邦元电影,充满了对影史的回顾和调侃,“活不过一分钟”的小配角们,也有自己的悲喜人生。

  张海律:

  真正的大开脑洞,在一个银幕角色宇宙中去划分阶层、制造矛盾、呼唤改变。我们看过很多系列宇宙中的英雄主人公乱炖,却没见过没想过那些更多得多的配角、路人甲,乃至被剧作和剪辑删除的角色会有着怎样的状态。不过和《浪潮》、《死亡实验》一样,总有着厉害创意脑洞的德国人,却缺乏将其讲述出色的能力,于是好多角色的独特行为和映射影视业的细节,反而都是令人费解的。这一切,又适合响起Joan Jett名曲《赛璐璐英雄》。

  守望电影:

  这部电影真的好绝!电影节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用元电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社会阶级的故事,非常的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打破了电影一贯风格,有趣又真诚。对于电影元素的巧思与妙用,以及真挚的情感使你完全信服导演所创造的世界。是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也是一部颇有深意的当代世界寓言。

  木易movie:

  爱电影的人,看《戏梦空间》的时候,多半都会激动又感动吧。激动是因为影片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实在让人惊喜不已,加上片中围绕“电影”这门艺术延展开的诸多元素,会形成十分奇妙的观感。也正是有这种基于电影艺术传递出的情感表达,会让观看者内心收获感动。了不起的是,影片不仅包裹了创意与趣味,还传达了关于身份认同甚至社会阶级的严肃探讨,使得整部影片具备了令人回味的哲思性。

  桃桃淘电影:

  这是一部构思非常巧妙的电影,也是一部特别影迷向的电影。影片以电影的方式,去映射影迷们对电影的各种假想,让大家活在银幕之中。并将台词、剪辑、剧情等各种影迷常见的元素,融入到角色的生活中,且产生独特的戏剧性。更高级的是,在这个妙想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阶级等社会问题的思考,让影片更深一步了。

  奇遇电影:

  设定新鲜有趣,但内核的「反乌托邦」稍显陈旧,阶级议题也挖掘不深,但总的来说,是今年这批新片里最为突出的一部,它甚至适合更广泛观众而并不囿于「迷影」族。

  李小方:

  影片创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元宇宙,聪明、有趣。但形式大于电影人和影迷看了必然会心一笑,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大概率只是一个混合了楚门世界和1984的实验性沉浸感话剧,只不过表演舞台换成了银幕,这样有更大的腾挪空间。强乌托邦感的设定,但归根结底是电影人说给影迷的悄悄话,剥离所有的元电影元素,这故事会令人失望。

  凹凸镜DOC: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反乌托邦里,戏中戏的设置让这部带有古典美学风格的元宇宙电影充满惊喜,在影片气氛烘托下,观众沉浸其中,“那里么有真正的情绪,那里没有故事”,充斥不断的电影梗,实在是影迷居家必备的良方秘药。

  Top 4

  

  中间时代The Middle Ages

  导演:阿列霍·莫吉兰斯基 / 卢西亚娜·阿库纳

  国别:阿根廷

  简介:隔离期间,一个阿根廷的三口之家在家中发生的故事。爸爸是一名导演,因为隔离的要求,只能在线上与演员排练新戏。妈妈是一名舞蹈演员,疫情之下演出都被取消,她就在家教网课补贴家用。爸妈虽然在家,但都为各自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小女儿被冷落在一旁。爸妈都不知道,她想要买一个天文望远镜。但是零花钱远远不够支付望远镜的钱。小女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快递员帮忙售卖家里的物品。忙碌的爸妈什么时候才会发现女儿的计划?他们又会对此做出什么反应?

  沈祎:

  很喜欢,看似疯癫无厘头的奇思幻想,其实是对荒诞残酷无情无序的当下最好的反击,片尾曲不断循环的hold on hold on又那么坚实温暖。南美真是魔幻超现实的鼻祖,当有的电影还在虚空的语言里不知归路,人家的词语已经摆脱了重力,飞向月球了。对生死都有一种彻底放开的浪漫。

  张海律:

  电影中艺术家庭的这对夫妇,也是影片双导演,不知道现实生活中会否也是夫妇?如果是,那么就是疫情初期全面隔离时,两人打造的一场“等待戈多”游戏。开始时玩得尽兴,自嘲和奚落完全融入到我们深切感知的生活中。但似乎它也只适合一个短片长度,拉长了容纳不下虚无,就让后面显得瞎胡闹了。

  守望电影:

  可爱又迷人的疫情时期电影,以小女孩视角巧妙而轻松的构建了一家人的隔离时光,甚至还有些梦幻。

  Top 5

  

  瓦西尔Vasil

  导演:阿韦林娜·普拉特

  国别:西班牙 / 保加利亚

  简介:瓦西尔是一个聪明而有魅力的保加利亚移民,尽管他无家可归,但还是凭借着惊人的国际象棋和桥牌天赋在城里的一个高级俱乐部出了名。在一位爱尔兰女士的帮助下,他来到阿尔弗雷多家暂住。原本只是一个几天的临时安排,很快就延长到了好几个月。阿尔弗雷多和瓦西尔有着巨大的差距:阿尔弗雷多有自己顽固的生活方式,而瓦西尔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对国际象棋的热情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尽管如此,瓦西尔终将敲开阿尔弗雷多的心门,因为他能让所有与他相识的人,都因他而变得不同。

  守望电影:

  一个轻松简单关于保加利亚移民的故事。电影除了对西班牙社会制度进行了批评之外,还揭露资产阶级的封闭心态,以及其对世界的有限认知。瓦西尔就像个符号,他可以指代任何我们不了解但又充满吸引力的东西。

  张海律:

  沙发客电影,长期赖着不走那种。一些超越旅行的旅居状态,能让人很有代入感。带着一技之长漂流他乡以及角色的特殊个性和行为都有很强可信度,语言差异可以实现的趣味却稍显不足,比如开头只能日常完好的瓦西尔后面怎么就能这么流利的西班牙语听说读写呢?

  特 别 提 及

  

  艾希曼的末日June Zero

  导演:杰克·帕特洛

  国别:以色列

  简介:1962年,在一场公开的审判之后,纳粹德国臭名昭著的屠犹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终于被送上了绞刑架。一位早熟的利比亚移民少年、一名紧张不安的狱警,还有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电影将从这三个人的不同角度,亲历这一犹太人历史上的复仇大事件。

  守望电影:

  16毫米的胶片质感真的是无与伦比!三个不同的人物视角和不同的叙述方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并在同一个沉重的主题之下讲述历史的多面性。电影没有没有歌颂苦难,也没有夸大其词,它既是当今动荡时期的寓言,也是历史的教训。

  大奇特:

  电影不直接涉及纳粹或阿道夫·艾希曼本人的罪行,而通过三位主人公的眼光重温了艾希曼被处决前的最后几天。但只有开头、结尾涉及男孩的成长部分好看,中间两个部分相对突兀。但我能理解导演的意图,试图将以色列的众多目击者,与艾希曼的会面(或者说是与历史的触碰)让观众更充分地了解大屠杀幸存者,与新以色列社会做勾连,去寻找一种让他们的声音被社会听到的方式。影片结尾,那个已经成为老人的男孩,想要证实自己参与了历史,但历史必须需要证据来证实,很无奈。

  

  摇篮曲Lullaby

  导演:阿劳达·鲁伊斯·德·阿苏阿

  国别:西班牙

  简介:新手妈妈阿玛雅还没有适应母亲这个角色。丈夫离家几周,孤立无援的她决定回到巴斯克海滨小镇父母的家里向他们求助。然而就算有父母的帮忙,育儿也绝非易事,矛盾和争吵接踵而来。尽管阿玛雅现在已经是一个母亲了,但她内心里,依旧还是一个女儿。

  守望电影:

  太真实了,通过微妙的人物刻画和叙事结构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母女关系的转变,以及男性在家庭中的缺失和无能,同时还含蓄地体现了各种社会问题。

  大奇特:

  电影被分为「下有小」和「上有老」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坐月子和伺候月子,试图通过情节剧的设计和心理活动投射出女性产后无法控制的抑郁与悲伤,它们与日常生活的事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情感上很有操控力;第二部分是对奶奶辈的母亲的侧描,虽然戏剧性的情节削弱了第一部分的现实主义,却总是很打动人,能够看到两代母亲的伟大和无奈,相比较而言,男性都太悲哀了。我很喜欢片中的各种小细节,让你注意到生活中的这些小事。

  沈祎:

  妈妈的那个演员几个瞬间的神情很像西班牙版的Emma Thompson。女性在生育焦虑、亲密关系和职业发展之间的角力似乎可以成为一种universal的语言。但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摄影机对痛苦贴得太近反而有时显得刻意了。倒是最后和母亲在生死别离前一个宿命般的拥抱,镜头拉开了一些,生命的交替轮回呼之欲出,幻化成黑暗中的一滴眼泪,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稍微想起一些Just Remembering

  导演:松居大悟

  国别:日本

  简介:青年舞者照生和出租车司机小叶曾是一对甜蜜的恋人。但是一场变故后,两人分手。一次意料外的重逢,让照生和小叶回想起过去的点滴。时钟倒转,闪回的记忆影像拼凑出这对恋人分合的恋爱物语。

  亵渎电影:

  叙事节奏和情节编排上很花心思,倒着讲的故事把浪漫留到后面,后劲还不错。这几年,日本导演一直在教我们,在爱情电影这个领域应该如何正确的玩耍。

  桃桃淘电影:

  其实影片想要讲的主题,在片名都体现出来了。真的就是稍微想起一些。一些散落在记忆中的,偶尔会想起来的关于过去的碎片。影片的结构非常巧妙,又满是生活的细节,会让观众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国王。有一些、没一些,嗯,稍微想起一些。

  奇遇电影:

  琐碎而漫长,对白也不算出彩,好在疫情大背景的烘托,倒是让这些本是日常的场景(密闭的出租车、酒馆、舞蹈厅)和平常故事变得有点不寻常了。

  张海律:

  严肃谈论(回味)那些从分手后到看对眼的婆婆妈妈细节,细腻但也繁琐。既然来来回回永远不过是这点事,而且也试图cue着致敬贾木许,那拍得再长、人物再丰富,也不如《地球之夜》里薇诺娜·赖德的几句对话。

  守望电影:

  用倒叙的方式一点一点的拼凑出曾经他们爱情的模样,渐入佳境,最后慢慢的想起了全部。可能也是倒叙的原因,整个故事有点不太好进入。

  木易movie:

  所有的爱情都是由诸多细节构成,只是这些细节只有身在爱情中的彼此最为熟悉、最有感触,无论爱情的结局如何,一同拥有的记忆都会有其特殊的意义。只是,就像影片名称所提到的那样,大多数人都只能“稍微想起一些”,想起一些话语、想起一些地方、想起一些事情,如此这般,在回忆中再度体会那份爱情的奇妙,然后又在独自怅惘中继续面对眼下的生活。好喜欢影片最后十多分钟的戏,就是讲述照生与叶相遇的那一段,特别是二人在巷道里翩翩起舞的画面,实在是美好而浪漫。

  黑光乍泄:

  现实里的点点趣味汇集成团。

  

  人间世事The Accusation

  导演:伊万·阿达勒

  国别:法国

  简介:目前分居中的法雷尔夫妇颇具权势——丈夫让是一位杰出的学者、电视评论员,妻子克莱尔是一位以激进的女权主义立场闻名的作家,他们的儿子亚历山大被美国的名牌大学录取,前途一切光明。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很快被打破了,亚历山大被母亲现任男友的女儿控告强奸。关系紧密的两家人因此对簿公堂,五人也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在法庭上,两人对同一个事件作出了完全相反的解读,真想依旧扑朔迷离,这两个年轻人的命运将要何去何从?

  陀螺电影:

  很法国的一个故事讲法,看似冗长的开头人物背景铺垫是反美式类似题材逻辑的,其实草蛇灰线均与故事主题有关——可惜即使这样呼应,也很难确定主题的表达。《人间世事》或许是那种,观众可以给出完全相同打分——却因着完全相反原因的模糊电影。当然清楚明确主题并不是一个电影导演的职责,至少它将引起大量观影后的讨论与思考,或是也是好事吧。只是强装有力打满鸡血的结尾双方律师陈词又极不适配。

  沈祎:

  继《感谢上帝》(导演:欧容)和《法兰西》(导演:布鲁诺·杜蒙)之后又一部充满哲学思辨的法国片。剧作强大,通过庭辩把不不同性别阶级乃至宗教的视角都阐述并检视了一遍。

  

  回到爱你的第一天Esthers Orchestra

  导演:亚历山大·萨格莫

  国别:丹麦

  简介:埃丝特是一位绘本作家,托马斯是一位插画家。埃丝特被托马斯平静而奇特的魅力所吸引,而托马斯则被埃丝特狂野的热情所淹没,天雷勾动地火,两人走到了一起。然而多年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降临他们家。这一天,诸事尤为不顺,托马斯竭力维持着生活中摇摇欲坠的一切,并不由自主地开始回忆自己遇到埃丝特的第一天。

  陀螺电影:

  一个层次丰富的小故事——却又把亲情爱情死亡等大而泛主题全部消化后以不落俗的设计呈现给观众。一开始担心“粉红色”“电梯”“绘本”等元素开头会让影片陷入类《和莎莫的500天》的小清新陷阱,但男女主角相遇相恋情节的轻盈,又被中段中和了讨巧的嫌疑。插叙剪辑的节奏完全跟着情绪走,悲欢穿插的叙事的确让观众难以“沉浸”但实际上更符合影片多题材复合的基调,好的故事不会是一道生硬命令,告诉观众这里该哭了,那里该愤怒了;而是如《回到爱你的第一天》,在每个观众或许截然不同的情感经验里埋下殊途同归的伏线。

  张海律:

  正纳闷着一部标准时长的电影,怎么理个发就拍这么久时,死亡突如其来,对美好的期待嘎然而止。接下来就是展现丹麦电影也可以很情感细腻的时光,接踵而至的繁琐事务,稀释着悲剧伤痛,成功制造笑与泪的中间状态。与片名相同的《埃斯特的交响乐团》绘本,作为电影的麦格芬,没能与这个生与死的故事产生太大关联。

  守望电影:

  用轻喜剧的方式讲述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悲伤被淡化,记忆却一直永存。人生总会有很多的离别,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呢?这部电影做了解答。

  奇遇电影:

  沉浸式成年人崩溃史。成年人的崩溃,像一场缓刑,它总是在不经意之间,以某种不经意的荒诞来到身边的。大量的手持稍微显得有点刻意,但幸好留下了令人治愈的结尾。在如今这个岁月,看这部电影能得到一些启发和鼓励。

  亵渎电影:

  人物塑造更多的还是在于自欺欺人的状态上,手持晃来晃去,也还是没有深入进去。相比男主这个角色,我更想看女主找男主画的那个关于死亡的故事,看女主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2022金鸡国际影展场刊执行团队

  统筹:WF

  流程监督:装门铃的人

  执笔:社长

  相关阅读

  金鸡国际影展

  竞赛单元:竞赛片介绍(一)竞赛片介绍(二)

  全景单元:家庭篇女性篇社会篇小人物篇爱情篇

  金鸡香港影展

  港片推荐(一)港片推荐(二)

  其他影展历史介绍影展选片思路集票根换金蛋礼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5031.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