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创业知识分享网

分享花呗|白条相关的小知识及使用技巧

学会了吗(关节炎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花白达人    2022-12-24    285

  关节炎又被称为行走的“天气预报”。 

  有人说,如果你担心天气预报不准,那就看看身边的关节炎患者吧,一旦他们腿疼、腰痛、胳膊疼,毫无疑问,天气要变化了……

  关节炎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01

  阴雨天气导致胀痛

  快下雨时,气压降低,湿度加大,关节炎患者因存在病变组织,不能及时随天气变化排除细胞中的液体,病变部位的细胞压力比周围正常组织高,所以会引起胀痛感。

  02

  气温低影响关节活动

  滑液是关节间的液体润滑剂,气温下降时,滑液中的黏蛋白含量增多,滑液的黏度增加,影响关节的活动。突然降温时寒冷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肾上腺素可增加血液粘度,进而增加滑液黏度,关节阻力变大,引起疼痛。

  03

  天气的变化让关节释放炎性物质

  天气变化时大气中带正负电荷的分子会出现移动和其他变化,产生电磁现象和电磁波,令关节炎的患者局部毛细血管和组织发生变化,释放出炎性物质,从而产生酸痛感。

  什么是关节炎?

  关节炎(arthritis)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症疾病,可分为数十种。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一亿以上,严重者寿命约缩短10~15年。

  关节炎最易侵害的8大关节

  为什么会得关节炎?

  关节炎的病因复杂,临床研究主要发现以下因素:

  01

  高龄

  人通常在30岁左右达到骨量巅峰,50岁往上,骨量日渐流失。

  02

  与受寒潮有关

  长期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活,身体受寒气和潮湿的影响,时间长了会出现关节炎症。

  03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关节承受的重力和压力太大,以至于关节处的滑膜受到磨损,进而会引起感染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04

  饮食不协调

  饮食不注意营养搭配,导致身体所需的营养不能满足,骨骼健康受到威胁,进而也会导致关节炎的发生。身体缺钙或者对钙吸收不充分,导致骨密度下降,容易致使骨骼关节发生病变,关节炎只是病变之一。

  05

  肥胖

  肥胖使关节负担加重。

  得了关节炎是什么感觉?

  1

    红

  急性感染关节炎会出现关节红肿。

  2

    肿

  关节肿胀是关节炎的常见症状。

  3

    僵

  晨僵和黏着感,活动后感觉关节轻松。

  4

    热

  如果关节摸起来是热的,甚至发烫,说明关节可能有炎症。

  5

    痛

  关节炎的疼痛部位明确,某个关节疼,其他部位不疼。

  6

    功能障碍

  关节炎发作会引起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如何爱“膝”,延长关节使用寿命呢?

  01

  控制体重

  减轻体重,就能极大减少负重关节的负担,降低磨损。控制体重还能减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02

  坚持运动

  进行跑步、骑车、走路等负荷较轻的有氧耐力运动基础上,可结合俯卧撑、平板支撑及哑铃等抗阻锻炼。老年人可练体操、打太极等,增加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

  03

  预防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髋部外部撞击骨折最常见的因素。老年人变换体位时宜缓慢。积极治疗减少头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等可能引起跌倒的因素。

  04

  避免持续施力

  如果需要必须经常下蹲,最好改为低坐位,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换边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在一种姿势而劳损。

  05

  注意保暖

  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做好自身的防寒保暖工作,保持居住或活动场所干燥,远离湿冷的地方。

  关节炎的治疗

  01

  一般治疗

  发热关节肿痛,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为主,待病情改善两周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饮食中应加强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的摄入。

  02

  药物治疗

  患者需遵循医嘱,按病情需要服用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初发或轻症病例,其作用机理主要抑制环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达到消炎和镇痛的效果。

  03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治疗可减低肿痛、关节萎缩等。治疗的方法要视关节的发炎程度来定。物理治疗包括冰疗、运动疗法、中频电疗法。

  关于关节炎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

  使用抗生素“消炎”

  骨关节炎是由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而非细菌感染引起,应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醋氯芬酸、美洛昔康等)消除局部炎症反应,其止痛效果也很好。但不少患者认为此病要消炎,就自行到药店购买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等服用,这些药属于抗菌药物,又称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消炎作用,并无镇痛作用。

  误区二

  吃钙片补钙

  骨关节炎发病与缺钙没有关系。缺钙与骨质疏松、低钙血症、爱抽筋、腰背疼痛、驼背、牙齿松动、睡眠烦躁等有关,与膝骨关节炎根本没有必然关联。如果补钙,也一定要在监测骨钙的基础上补,才安全、精准。长期过量服用钙片,会产生胃肠不适、嗳气、便秘等副作用。

  误区三

  为关节注射补“油”

  一些患者关节长了骨刺,听别人讲这种病是关节缺“油”了,就要求医生打玻璃酸钠针为关节补“油”。临床上,玻璃酸钠(又称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有一定适应证,即患者不能长期服用镇痛药、中成药或中药,且X线摄片显示为轻中度的骨关节炎。对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则没有效果,应考虑手术置换人工关节。滥用玻璃酸钠也会导致关节刺激性疼痛、皮疹、瘙痒,有些人还会造成一过性眼压升高。

  误区四

  氨糖胶囊补氨糖

  人体关节软骨中,有两种成分对承受负荷起重要作用,即蛋白多糖和胶原。理论上讲,天然的氨基葡萄糖(简称氨糖)是人体关节软骨基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一种成分。补充氨糖成分,可能有助于软骨修复,但关节软骨无血管供应,其营养靠关节滑液的渗透来完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代谢过程,并非吃啥补啥 那么简单。该类型药物对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尚存争议,并非“灵丹妙药”,且它对中重度骨关节炎一般无效,对有症状的轻度骨关节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5045.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