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创业知识分享网

分享花呗|白条相关的小知识及使用技巧

燃爆了(养殖后期鳃霉和寄生虫的问题严重)

花白达人    2023-01-10    219

最近跑塘口发现,鳃霉发现率为100%,虽说严重的鳃霉导致发病死鱼的塘口非常少,但是已有发生。

同时,发现车轮虫和斜管虫也比较普遍,爆发之后致死率是100%,虽说有车轮虫和斜管虫,和其他寄生虫一样,都是数量多了才会导致发病死鱼,少量对鱼的影响并不大。

但是鳃霉和车轮虫、斜管虫,是一个池塘环境的指示器,反映了池塘的底质污染的水平。全年的养殖趋近结束,这个时候水温又下降了,很多塘口鱼沉下去,饲料也逐渐缩减。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时候肯定是不再需要频繁的调水改底,甚至有人就不调水改底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调水改底还是需要的,良好的底质,洁净的水质是鱼健康生长的基础。

鳃霉和车轮虫、斜管虫的发生,都和池塘的污染有关系,尤其是鳃霉,为什么鲫鱼容易发生鳃霉导致烂鳃的问题,就是因为鲫鱼处于底层,底质污染首当其冲就是鲫鱼受害。很多时候我们镜检寄生虫的时候,往往会忽略鳃霉的状况,这也会耽误一些工作,甚至有可能导致发病。

以前觉得车轮虫和斜管虫是鲫鱼的专属寄生虫,早春鲫鱼死亡很多就是这两种寄生虫所致。但是也有鳊鱼零星发生车轮虫和斜管虫病害导致死鱼的情况,时间节点主要就是在9~10月份之后水温下降到适宜车轮虫和斜管虫繁殖的温度,同时池塘里面残饵粪便累积为它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一旦爆发死鱼可能会导致大量的鱼死亡,其实车轮虫和斜管虫确诊之后处理的方法非常简单,三合剂里面的二合剂都可以把他搞定,当然市面上也有价格不菲的专杀药物可以供大家选择。

从前几年春天鲫鱼死亡,到今年我全程跟踪镜检鳃霉的情况来看,鲫鱼发病死亡的原因是长期的鳃霉真菌感染,导致鲫鱼体质下降,越冬之后体质进一步下降,同时适宜的水温导致寄生虫爆发,带来细菌和真菌的复合感染,最后导致鲫鱼发病死亡。一旦发病治疗成本很高,提前预防成本轻,效果突出。

其实说到鳃霉和车轮虫、斜管虫,共同的爆发特点就是残饵粪便污染大所致。所以平时在养殖过程中注意投喂管理,减少残饵粪便的产生是最根本的。比如大家为了花鲢长得大采取的挂袋喂花鲢的方法,其实就是把饲料浪费给花鲢吃,会产生大量的残饵。不要以为花鲢在吃就不会浪费,其实浪费非常的大。另外,有的塘口鲫鱼放得多,采取食台上直接倾倒饲料给鲫鱼吃,这种方法鲫鱼是吃得多长得快,浪费会更大,甚至说会导致鳊鱼也去吃,过度饱食和吃到河泥都会带来问题,我也是极不推荐的。

除了做好投喂管理,减少残饵粪便产生方面。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定期的改底调水,这是促进池塘中的残饵粪便转化被藻类吸收同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改底就是促进残饵粪便的分解,减少残饵粪便的淤积带来池塘底质恶化的问题。调水其实就是补菌或者补肥,补菌来分解残饵粪便,补肥来促进藻类吸收,加快物质循环,减少残饵粪便的积累,从而减少池塘污染,净化水质。

最后,如果是鳃霉比较严重,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消杀方案来进行处理。其实从目前来看,我都建议发现鳃霉之后采取一次消杀,同时做好改底调水,净化池塘水质底质,为越冬期鱼的健康甚至是越冬之后鱼的健康做好准备工作。

很多人问我,对于春季鲫鱼发病是否有万全的方案。所谓万全的方案,就是把能够考虑到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并采取行动,也可能有我们没有发现的影响因素,那我们就继续探索。下一秒都是未知的,更不要说明天或者明年,脚踏实地的去做,明天才会更好。

对于目前的鱼价,对我感触最为深刻的是鲫鱼的行情,大家都认为鲫鱼主产区发病严重不能养,其他地方都开始大量养殖。可谁知道最后被黄金鲫把行情带进了沟里,所以说很多事情都有关联性,但是又没有绝对性。事情发展会变化,不可能百分之百预测准确,作为养殖户,把鱼养好,静待花开。

最后,欢迎关注鳊鱼养殖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6096.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