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会(舌尖上的小龙虾--之养殖篇)
小龙虾是怎样长成的?
——湖北潜江浩口镇小龙虾产业调研之养殖篇
2019年7月10日,中国海洋大学湖北潜江浩口镇小龙虾产业调研实践团队抵达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正式开始 “探究乡村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以湖北潜江浩口镇小龙虾产业为例” 项目的调研活动。
第一天,我们首先选择来到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深入村镇,与 镇政府 、 村政府 、 养殖户 进行沟通交流,调研小龙虾的生产养殖情况,探究小龙虾是怎样长成的。
7月10日一早,实践团队便从潜江市出发乘坐客车前往浩口镇,沿路便看到了许多池塘与稻田,这便让我们对浩口镇以 池塘精养 与 稻虾共作 两种主要养殖模式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认识。
路途中
40分钟的车程后,我们到达 浩口镇镇政府 ,浩口镇 农田办于主任 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介绍了浩口镇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概况。他说道,浩口镇的小龙虾产业2010年便已产生,但 2017年才开始蓬勃发展 ,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养殖。现在,小龙虾产业已经成为浩口镇乃至潜江市的支柱产业,成为其一枚亮眼的标签。随后,于主任带领我们走访了两个小龙虾养殖模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村庄。
我们走访的其中一个村庄为 柳洲村 。柳洲村是 唯一 一个 将农田承包给外来养殖户 的村庄。柳洲村的村民持有田地,他们将田地出租承包给外来的养殖户,村民的主要收入是 租金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柳洲村是较早进行小龙虾养殖的村庄,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带动其他村庄 进行小龙虾养殖,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等国家级领导干部曾来到此地参观。柳洲村的小龙虾之所以能够吸引外地的养殖户, 得益于当地的水源 ,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极高,因此水源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小龙虾质量的好坏。
在调研之前,我们一直对 小龙虾养殖的污染问题 有所担忧,但柳洲村的负责人表示,养殖小龙虾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相反 虾稻共作的模式可以保护水源 ,并在保护水源的基础上 提高经济效益 ,将单纯种植水稻时的每亩不超过2000元的收入 提高到3000元—10000元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与村民还进行了小龙虾深加工的探索,延长产业链, 利用小龙虾开发化妆品、生物医药产品等 ,以此来提高小龙虾养殖的利润。
离开柳洲村后,我们又来到了浩口镇 汪湖村 。汪湖村是浩口镇 人口最多 , 经济发展最好 的村庄,与柳洲村农田外租的形式不同,汪湖村养殖小龙虾的模式为村民 个体自主养殖 。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汪湖村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他也是汪湖村最早开始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户。我们了解到他最开始是养鱼的,因为利润小、风险高转型养殖小龙虾,后来其他农户看到养殖小龙虾的利益,便纷纷开始从事小龙虾的养殖,直到今天,汪湖村可以说是家家养虾。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汪湖村的 政府部门 也为小龙虾的养殖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原来农民的田地是分散的,但政府为了农民养殖的方便,重新规划、 划拨田地 ,让农民的田地可以连接成片,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在走访个体养殖户与进行调查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浩口镇的小龙虾 养殖模式是较为单一 市场行情 , 最大的优势 在于 土壤与水源的质量 , 最大的问题 在于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 病虫害防治 问题。目前来说,浩口镇的小龙虾养殖处于较为平稳的态,未出现对小龙虾养殖影响较大的不利因素, 政府政策 会为小龙虾的养殖 提供水源、电力 等支持,也会有专门的 技术人员 对农户的养殖进行 指导 。
但我们关注到,村庄的工作人员与个体养殖户均表示,目前的 小龙虾市场供不应求 ,因此同样养殖小龙虾的村庄之间与养殖户之间并 不存在竞争关系 。但我们认为,这恰恰是当前当地小龙虾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就不能促进小龙虾产业的长足发展,我们认为,这是浩口镇小龙虾养殖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本调研团队也将在更为全面的调研之后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至此,第一天的调研活动顺利结束,我们对于小龙虾的养殖环节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调研,接下来,我们将着眼于 小龙虾的销售与消费宣传 进行进一步调研。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6506.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