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到了巴西,就不要想着“闷声发大财”!)
你应该也在巴西遇到过相同的情况——被巴西人误认为是日本人或是韩国人。据说巴西人对东亚人有以下刻板印象:日本人比较有礼貌,韩国人长相好看,而中国人,普遍很有钱。
疫情期间关于中国的讽刺漫画
华人,是一个在巴西处境比较尴尬的群体。19世纪末,巴西曾向清政府和日本请求移民,遭到清政府拒绝。时过境迁,如今在巴西的日裔群体已有约200万,此后巴西也迎来了两波华人移民潮,第一波在二战后,以中国台湾人为主,而另一波在21世纪初,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人纷纷涌向这片经济充满潜力的热土。迄今为止,虽然在巴华人数量仍远不及日裔,但也有近20万人。
之所以说华人在巴西的处境比较尴尬,反映的是广大华人在巴西的社会影响力与其背后的经济实力严重脱节。
2012年,中巴贸易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巴西又成为了中国资本在海外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巴西对中国的重要性一目了然。最近二十年,是中巴相互依存度不断提升的二十年,也是中国在巴西的影响力飞速提升的黄金时期。但是,放大到巴西当地社会,似乎巴西民间对中国人的看法并没有表现得像两国官方层面那么波澜壮阔,华人社群要在巴西当地提升其影响力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说白了,咱们有点“拖后腿” 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也并不难解释,归根结底还是巴西华人的社会结构出了问题,主要就是不够接地气!
一是投资不够“接地气”。最初中国被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所吸引,所以首批来巴西投资的中资企业几乎全部将焦点聚集在矿产和能源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对于巴西人而言都高高在上,离群众日常生活太远了。不过后来巴西广阔的市场也吸引了一批消费类别的中企,比如小米和奇瑞,这些优秀品牌在巴西树立起国货的形象,最起码能与韩货、日货稍微抗争一下了,因此也就逐渐在巴西人心中建立起对中国的积极看法,希望这样的企业在巴西能更多一些。
二是生活不够接地气。生活中巴西的华人并不只有外派员工,更多的是在市井中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有开餐饮店的小老板,也有开店的小生意人,这些人才是巴西华人的真实写照。巴西与中国相隔万里,几乎就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家,而许多华人正是抱着淘金的心态,两眼一抹黑就不远万里来到巴西,随之要面对的就是语言困难和巨大的生活差异,致使华人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了社会的边缘人群。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似乎又存在一定的历史客观性。无论对于任何一个族群来说,在不掌握社会资源的情况下,第一代移民的处境是最艰难的。以另一个移民大国美国为例,由于语言问题和文化障碍,上世纪的华人移民在美国也是从经营诸如中餐馆和洗衣店等低端服务业做起,围绕着华人社区生活。1994年,姜文主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上映,一时间,剧中王启明在纽约的发家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不仅是美国老一辈华人移民的经历,更是许许多多巴西、乃至全球华人移民的真实写照,在巴西,并不缺像《温州人在圣保罗》等这类故事的素材。
对于背井离乡的淘金客而言,他们必须要使出浑身解数,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站稳脚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与其他族群相比,华人往往更加重视教育,在美国,受过教育的移民后代往往会跻身中产阶级,从事医生、会计师、律师等白领职业,甚至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由此往复,华人们在政坛上有了自己的代表,才算是真正在巴西扎下根来。
2022年7月10日晚,圣保罗著名商业区25街一处大楼发生火灾,而熟悉巴西的读者也应该知道,25街还是华商的主要聚集区之一。该大楼的商户中将近90%都是华商,此外在大楼内有相当一部分面积被用于仓库使用,成千上万的货品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不少华商的多年苦心经营付之一炬。12日晚,圣保罗侨界通过州议员Campos Machado联系到了州政府主管消防的将军,通过各方协调与实时沟通,方才在当晚将明火扑灭,避免火情进一步蔓延,次日,这场大火被完全扑灭。
这并非是巴西华人与官方第一次“打交道”,仅以疫情期间为例,华人们没少做出贡献,捐钱捐物无数,这一点一点的努力,无不是为了提升华人社区的形象、扩大自身影响力。
2022年巴西大选前夕,时任联邦众议员的Alexandre Padilha与圣保罗侨界取得联系,对中国以及华人表达了极大的善意和好感,侨界也在选举中回赠予以支持。此后Padilha成功连任,并被现总统卢拉安排进入内阁,担任机构关系部长,这个职位需要一个八面玲珑且值得信任的角色。卢拉上任后执政基础薄弱,还面临着财政危机的风险,同时作为左翼总统的他与国内资产阶级的关系并不好,于是中国资本就理所当然地被卢拉更为看重。
图左为新任机构关系部长Alexandre Padilha
仅仅如此,我认为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应该是一个能在巴西政坛上真正代表我们华人利益的代言人。2006年,在华人和所属政党的支持下,威廉巫当选联邦众议员,是巴西历史上首位华裔国会议员,2010年,李少玉也成功当选圣保罗市第一位华人女议员,但在这两位的任期过后,巴西华人又面临着政治代表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现在是最坏的时代,经济环境恶劣、社会治安糟糕,但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巴友谊不断升温、华人的声音被更加重视,我们再不积极为自己发声,更待何时?在西方政治体系下,选举就是框架的核心,我们应该重视每次选举,重视维护华人社群利益的必要性,虽然中国人总喜欢“闷声发大财”,但我们是时候大声向社会诉诸我们的声音了。
小时候我就听说中国人是“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群虫”,我自然是不信这个邪的。周恩来总理为了争取亚非拉国家支持、提升新中国外交地位,在印尼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巴西华人间差异、分歧不少,但在涉及全体华人同胞利益的重大事项上,我们也应该求同存异、一致对外!
2024年巴西将展开市政选举,届时将选出新一任市长和市议会,大家不妨多留意身边的华人参选者,珍视手中的政治权利,为巴西华人多发声、出力。
作者:梁焯华
本文由《中巴商业资讯网》编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巴商业资讯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巴商业资讯网》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中巴商业资讯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点击下方分享、在看、点赞,让更多人了解最新资讯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7320.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