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神探大战》:这个世界病了,我没病,从阴冷到悲伤)
《神探大战》是近期非常值得捧场的香港好电影,韦家辉(导演编剧)在探讨人性方面更深入、更进步了。
它几乎没有让观众有喘气的空间,一环接一环,一事接一事,全片100分钟,但有如你在聆听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讲故事老手在说故事,不知不觉地,你就进入了他们所塑造的世界,一下忘了自己就是那听故事的人。
虽然前面开始时有点凌乱,以及配音上有些怪异,但由于故事的魅力、"电影感"的氛围,以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很快的,我们也就进入了状况。
探员查案需要放入想象力、需要设身处地,站在罪犯的立场去做"角色扮演",只要你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着想(或思考),那一丝丝的线索或证据、就能渐渐地被发现。
当然由于运用了这独特的感性与理性的能力,因此探员也很容易进入了情绪失控的状况,无法自拔,这当中需要有非常强大的自律、定力与智慧,因为在与怪物搏斗中,真的要当心自己也会成为了怪物。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原本就隐藏着一头怪物,只是有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刻意地遗忘它,让它“消失”,但它还是一直都在,只要时机契合了,它会在不自觉中再次地出现,甚至摧毁我们。
我个人认为,"怪物"(阴影)其实不可怕,重点是,我们要发现它,然后面对它、与它和睦共处,让它成为我们的朋友,因为它是我们的本我,也是我们的天赋,是我们人生成就的根源。
影片中我特别喜欢阿Sa这个角色,她代表了基本的"无明"(感性),这角色在警惕着我们,有时是因为靠得太近了,反而影响了自己判断以及思路,是与非就在这“近距离中”被模糊了。
但也是她那潜在的本我(人人都有潜在的智慧),牵动着她与刘青云所扮演的“神探”合作,查明真相。
一直以来韦家辉都像个社会的思考者,生命的探索者,但他以前的作品对我来说,还是比较生硬,我的意思是,他似乎只是把自己在书上所看见的、所阅读到的学问,放入自己的电影作品里,当中少了一点的生活感或生命感。
大概是少了生活中的“修炼”吧,所以他以往的作品比较像文人、知识分子。
但这次看《神探大战》,感觉他更成熟了,电影在“电影感”的呈现以及故事内涵的表达上,更有生命的力量,对生命也有了更细腻的诠释,也是以更谦卑的态度去尊重我们这独一无二的宝贵生命。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我相信,这也许也是电影创作者们的心境,他们在创作时,也需要探索自己平时不愿面对的内心禁地。
一个好的创作者是智慧,是勇敢,也是慈悲的。
所谓慈悲,是他们为观众开启了内心一道不自觉的门,他们提供了观众一个好的反思的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7985.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