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登珠穆朗玛峰有多难?如果想登上去需要有哪些条件和装备?)
全世界一共有十四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如下图)

珠穆朗玛峰(EVEREST)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自然也是一直以来人类想要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
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珠峰成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许多登山者在珠峰顶上留下了脚印。
*事实:
历史上第一个登顶珠峰的女性:1975年5月16日,日本人田部井淳子(Junko Tabei)从东南山脊线路出发,成为首个登顶珠峰的女性。
*第一个从珠峰北侧登顶的女性: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成功从珠峰北侧登顶。
当然,这期间也出现不少伤亡的事件。自2004年起,共有2000人成功登顶,同时也有189人命丧途中。
举例而言,比较众所周知的山难包括1996珠峰山难,各类资料上的历史说法虽不一,但都显示出珠峰1996年是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年,⽽登山界所谈论的1996珠峰山难,其实所指的核⼼事件就是5⽉10日的那场灾难,导致15人死亡。
当时的灾难记录被刊登在同年九月的户外杂志《外界》上,后来也被记录在多本刊物上,包括《走入空气稀薄地带Into Thin Air》和俄罗斯人阿那托列·布克瑞夫的《CLIMB》,最近基于此事件被拍成的电影是2015年的美国电影《Everest》。
被称为死亡地带的著名区域,是指珠峰大约海拔8000米的地方,历史上在这条路上曾留下不少遇难者的尸体。在尝试登顶路上丧命的189人中,大概有120人的尸体还留在那里。这对于那些后来人来说是一种可怕的警示。至于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四散的尸体移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到达珠峰顶是世界上任何其他东西都不可比拟的身体挑战。因此,将死者或昏迷者抬下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整个队伍不得不在山上过夜,甚至为救援人员带来生命危险,所以这种营救极度危险。
死亡的原因多数和氧气消耗过快或者疲劳,以及高海拔引起的脑水肿和肺水肿有关。和大多数人想象不同的是,大概率遇难的时刻是在登顶后下山的道路上,而不是登顶前。下山时间太晚外部温度会急剧下降(夜间有可能达到零下八十度),体力耗尽或者氧气用尽,都加剧了遇难的危险性。
由于寒冷,低氧等原因,被留下的尸体不会完全腐烂,但会因为不间断的风吹而被风化。近年来一些有经验的登山者会尽可能的埋葬路旁的死者。
珠峰登山季:
珠峰的登山季通常是从每年的三月底开始,四月初到四月中旬抵达大本营,未来登山者将在这里度过一到一个半月。

接下来登山者会在大本营,一号营地,二号营地,三号营地之间不断的进行适应海拔的训练,在五月十号或中旬左右,是通常的冲顶日期,根据当年天气的情况有时候也会可能会延误到六月初。几乎所有的团队都选择这个季节作为攀登珠峰的时间,是因为当时珠峰的天气和风速相比较其他日子更稳定,除了自身和所参与的探险队能力,没有人可以保证团队一定可以登顶,天气和山况本身(比如雪崩或者地震)永远是决定因素。

登上珠峰的人,需要做哪些特殊的体能训练?
首先一定要理解珠峰是不适合初学者或者想要进行雪山训练的人的,在高海拔雪山上,任何失误都有可能引起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严重后果。因此,严格和专业的训练非常必要。
首先常年的体力训练是必要的,当然大量的登山活动会对攀登珠峰有直接帮助,但是健身房的运动也一样很有帮助。大多数参与珠峰攀登的登山者,都有过十年或以上的锻炼经验。在这些锻炼中,有氧训练和心肺训练都会很有帮助。
在常年锻炼的基础上,一些挑战珠峰的准备建议:
- 跟随合适的教练进行专业的攀岩训练,掌握登山装置,绳索,攀登技巧。

2.以海拔2200 ~5000米的雪山,例如阿尔卑斯山脉,跟随专业向导进行适应雪山攀登和适应海拔的训练,雪山攀登和攀岩不同,需要掌握包括冰爪,雪钉等装置的使用。

3.在攀登珠峰之前,应该至少有一座6000米以上(尼泊尔要求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脉攀登经验。例如尼泊尔境内海拔8163米的玛纳斯鲁山峰(MANASLU),由于它的高海拔和地貌靠近珠峰,因而经常被用作珠峰的练习山峰。类似的山峰还有卓友(CHO OYO)
除了以上三点,每个人对高海拔的适应能力不同也是要考虑的因素,决不能放松警惕。高海拔不适应会引起从正常的头疼,低食欲,难以治愈的咳嗽和感冒,咳血,到肺水肿,脑水肿等不同程度的病症。
即便是已经从事过高海拔运动的登山者,一旦离开高海拔环境,三个月左右身体对高海拔的适应就会清零。所以登山者都需要重新适应海拔,这是为什么通常海拔8000米以上的登山探险活动需要在山上45到65天不等的时间,也需要详细周密的物资供给。因此当大家听说一个商业探险团队有多少支持团队的时候,并非说会有大量的人员陪同你一同爬山,而是包括了物资供给,运输,大本营运转等等各种不同的工作人员。即便如此,海拔6000米以上也是人类身体结构不适宜的自然环境,因而即便是长时间生活在高海拔区域的夏尔巴人,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肺水肿,脑水肿这类高海拔病的发生,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是致命的,唯一的治疗方法是迅速下降海拔,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完全的安全。所以务必要选择优秀的探险团队,并随时向队医汇报身体情况。
考虑到不同山峰的登顶时间不同,所以也要做好登山计划。
例如上述的玛纳斯鲁山峰(MANASLU)登山季是从八月底到十月初,珠峰是从三月底到六月初。
如果想登上去需要有哪些装备?


珠峰登山是一个时间长达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长时间活动,所以务必要考虑全套且可换洗的衣物,以及专业的装备。
由于不同海拔温差很大,登山服装的简单原则是要考虑低海拔,中等海拔和高海拔的不同。
简单来看:
普通登山/徒步装:

6000米以下登山装

6000米以上高海拔套装:

以下是按照上述原则的详细列表:
衣服
到西藏或者尼泊尔的普通旅行衣物Casual clothing for travel
容易干并透气的衬衫Polypropylene Shirt
保暖的衬衫Heavyweight Shirt
羊毛运动衫Fleece Jacket
冲锋衣Wind Jacket
羽绒套装(用于高海拔)Down Suit
轻重量分体羽绒服Down Jacket (lightweight)
轻重量分体羽绒裤Down Pants (lightweight)
轻重量运动裤Lightweight Trousers
保暖运动裤Heavyweight Trousers
保暖绒裤子Fleece Trousers or Salopettes
冲锋裤Wind Pants
P聚丙烯长内衣裤olypropylene Long Johns
内衣Underwear
短裤Shorts
普通登山手套Lightweight Gloves
厚手套Heavy Mitts
薄手套(可以套在厚手套里的)Down Mitts
遮阳运动帽Sun Hat
护耳厚帽子Warm Hat
徒步袜子Lightweight Walking Socks
登山袜子Climbing Socks
睡眠装备SLEEPING
适应零下20摄氏度的睡袋Sleeping Bag (minus 20 C)
防潮垫Thermarest
帐篷
鞋FOOTWEAR
高海拔登山靴Climbing Boots (Millet / Sportiva)
低海拔登山鞋lastic / Leather Climbing Boots
徒步鞋Trekking Boots
雪套Gaiters
登山装备EQUIPMENT
安全带Harness
普通弹簧钩Plain Karabiner(s)
螺丝锁弹簧钩Screw Lock Karabiners
下降器Descender
上升器Ascender
带索具Tape Slings
环Set Prussic Loops
冰斧Ice Axe
登山杖Retractable Poles
冰爪Crampons
头盔Helmet
头灯;备用灯泡;电池Head Lamp, Spare Bulbs, Batteries
多功能刀Pocket Knife
太阳镜Sunglasses
高海拔护目镜Goggles
水瓶Water Bottle
小便瓶Pee Bottle
大登山包(50-60 lt )Large Pack 50-60 lt
日常背包(30-35 lt )Day Pack 30-35 lt
碱性电池AA Batteries
雪崩收发器Avalanche Transceiver
工具包Kit Bag
高海拔酒精炉
山地锅;山地餐具
高度数防晒霜
氧气(通常由探险队准备)
登山海拔手表



小知识:
*事实:第一次在攀登中用氧:1922年,英国第二支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吉·布鲁斯)队员George Finch和Geoffrey Bruce在珠峰攀登中首次用氧,这是一种专供飞行员使用的氧气瓶。
*事实: 第一个无氧珠峰登顶成功:1978年5月8日,奥地利人彼德·哈伯勒(Peter Habeler)和意大利人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经东南山脊路线首次无氧登顶。
第一个珠峰无氧登顶女子:1988年,新西兰女子Lydia Bradey成为首位无氧登顶珠峰女子









需要高价购买的天气预告,但即便如此,也很难真的掌握天气的变化,自然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应该顺势而为,而非自大得认为要把自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日落(Magic hour)与满天繁星


直通天际的银河,即便只有随身携带的相机也可以拍得到!

离开喜马拉雅地区的最后一张照片,和我的夏尔巴好伙伴们。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9096.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