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回顾| 2月书影分享)
南城
《三体》电视剧这一段燃爆了!
德川我刚看完《狂飙》最新两集,感觉烂尾了。高启强为啥雇佣两个香港杀手来弄自己妹妹和孩子?我一开始以为妹妹是白切黑;这下好了,兰妹子直接白了。唐小龙说出了事就扔几个财务顶包,我只能说赶紧扫黑除恶,这样就不用献祭会计人了。
(其他小伙伴吐槽《狂飙》结局)电视剧拍成这样算是阶段性成果了,建议买书。在刀尖上跳舞的结果,算很不错了。
安欣这种“道义压过私欲”的圣人,本身就和孟德海不是一路人。杨健能力不差,而且出人头地的欲望很强,加上缉毒队里头队员死亡带来的恐惧,离开是早晚的事。说个戏外的故事——张志坚老师饰演了很多出名的角色,其中有《大明王朝》的小阁老严世蕃,和《人民的名义》的高育良,这两个角色都有个特点:就是觉得自己只是白手套,或者怀才不遇;自己只是棋子,想着有朝一日做棋手。《狂飙》里,张老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黄老直接点出:赵立冬、孟德海、高启强就是京海的三股势力。但为了过审和档期,孟德海那一派的描述直接砍没,太可惜了。还有,我要吐槽一个bug:黄老说自己退休8年,按照现在我们干部退休管理规定,厅部级63岁退休;黄老71岁,孟德海还没退休,也没转非,最大55岁,崔姨大概率同龄,所以黄老叫崔姨妹妹就离谱。
2000年版电视剧跳跳糖《我害怕生活》
估计是本个人观点很鲜明的书,抱着作为人生阶段的参考和启发的目的来读。
这本书(的设计)真好看,还有迷你的。↓
《月亮与六便士》最被高估,我认同!我更喜欢《刀锋》。
倒要看看(这个2023版)能拍出什么新花样。
读完了,好精彩。一时间好多感慨涌上心头。
这本书很好看,满分100的话我给200。本来这本书有个很明显的漏洞,但是译者在最后写了自己真实的经历,把这个漏洞补上并且升华了,我觉得非常棒。这是从开头到结尾最后一个字,都很感人的一本书。刚刚查了一下电影版的信息,发现里面的演员颜值都太高了,连里面的小狗都非常好看,有点不太符合书中的人物形象。还好我没有先看电影把人物脸谱化。不然可能在感受上会大打折扣。
我不知道是作者对于两性话题的思想超前,还是一百年后,人的思想在这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跃进。也许我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这种感觉,真是又惊喜又痛苦。我想那些超越时代的作品在被批判时,也许并不是因为它是错误的,只是太超前,没有顺应当时的主流。群体又总是喜欢排斥异类。这位男性作家,倒是有些让我敬佩了。
想看《两万种蜜蜂》
在看《椒麻堂会》。怎么拍得这么好啊!像一壶老酒,心里热热的。四川话动听,动人。《让子弹飞》也是四川话版更好看。
小馕《碟中谍》真的很好看。
我也喜欢《刀锋》。
冲冲
这本书太口语化了,可能本身就是播客文字稿,但是出书之前编辑可以下下功夫的。书的内容挺入门,可以了解多个国家的政治,我觉得泰国就挺有意思,我是没想到泰国曾经是民主制。
↑《博尔赫斯全集》
《深海》
《无名》要看细节,不然觉得很无聊。那个导演的手法就那样。
《县委大院》(有小伙伴问有没有类似《狂飙》的剧)
我早上看了《风再起时》,算文艺片了。我个人喜欢这个调调,感觉比我昨天看的《无名》和《满江红》好看。
2月14日在佛山大剧院,刘敏涛主演的《俗世奇人》
记得群里有喜欢歌剧的,这个虽然是中文版,但是卡司还是可以的。看完了《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说抑郁症的。还真的挺好看的,推荐。(其他小伙伴联想到《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并说这部评分较低。)这部评分低也正常。他拍了很多情绪,故事弱。
刚看完《断网》,还行。
飞鱼🐟《狂飙》看完了,有没有类似的片子推荐啊?之前有一个《扫黑风暴》,也挺好看。
最近在看剧,《显微镜下的大明》。我觉得还可以,但是他应该把整本书都拍完。
77
我今天路过通济桥摊位淘到这个(邮票册),很喜欢,推荐给大家~~~
这个书名好特别,很好听。
(前面聊到chatGDP)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
《刷新》:关于微软、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的一本书。罗拉《太平天国》纪录片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
我觉得刘和平编剧的两部都很不错,《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尤其后者。
还有一套获过茅盾文学奖的历史小说《张居正》也很好,但是太长太长了。
要是想了解明朝下层人民生活可以读读宋怡明的那几本写明朝的书,他那本《被统治的艺术》蛮有意思的。
成之李开读新书
嘻嘻《晒后假日》
推荐一部韩国电影,《春逝》。
《跟动物交换身体》这套书看起来很猎奇,其实它是属于非要严肃有趣的科普书,用人的骨骼类比动物的骨骼变化,看着真能长知识。这套书出了两本,强烈推荐有小孩的朋友买!我小时候要是有这么一套书,我做梦都得笑醒。这套书感觉第二部比第一部好一些。第二部更系统,从远古生物演化的角度讲起,生物一步一步演化的过程画出来,更好理解一些。
哈哈哈哈确实有很多掉san值的画面。今天看的第二部里面天鹅的颈椎有20多节,反而长颈鹿的跟人类一样只有七节。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很不错,我挺喜欢的,推荐。
Olice最近读的三本书,都挺有趣的!!⭐《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
从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无用的”,不能为父母提供钱和劳动力,且需要父母付出高昂的养育成本;但同时,孩子在情感上是“无价”的,能为父母提供爱、笑容和情绪上的满足。这本书关注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研究1870年代到1930年代美国社会对儿童的经济价值与情感价值的深远转变。早期,儿童是作为“效用品”存在的,对于很多劳工家庭来说,多一个孩子等于多一个劳动力,这些小小的人儿在街头卖报纸擦皮鞋、在纺纱厂当操作工,用赚取的钱补贴家用。后来,儿童劳动成为社会问题,儿童的经济参与被视作是非法的、不道德的。以前,一个婴孩死后不会引起太大的悲伤,人们像埋小猫小狗一样将这小小的身体埋在后院。后来,车祸造成的儿童的死引起公众的义愤,儿童生命从商品化转为神圣化。1870年代婴儿市场是不存在的,五十年后,想领养孩子的父母会花钱购买一个小孩,甚至催生了黑市非法拐卖儿童的现象......这本书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围绕市场与人的道德价值的关系,考察儿童保险、儿童意 外死亡的赔偿、儿童的领养和买卖等问题。
我跑了佛山4个图书馆,终于借到了10本薄荷实验系列的书,现在读完7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借来看,因为这套书没有电子版。这套书是关于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的议题很多样很有趣——比如模特、乳房、跨国劳工、儿童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感情研究等等。丹妍刚刚看完香港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很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适合在闲暇时间吃个早餐温吞地看完
wit
昨晚看了这部电影,可能是我对有村架纯有滤镜,之前看了预告片就好想看啦,好喜欢豆瓣上的一句评论:她捞起了身边溺水的人,自己却沉在水下。也是平淡治愈的叙事风格~方芳《长安的荔枝》和《显微镜下的大明》,这类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不喜欢就讲帝王将相的,还是喜欢讲小人物的历史。
懒猫《大秦帝国》不香吗?三刷了。
《李自成》不经典?
王木木买的《深海》周边画册到了。非专业人士表示还不错,喜欢《深海》的可以冲!
女主好好看呀!我心中最美的泰剧女主。有人看《夏花》吗?老夫的少女心都要被小鹿撞死了!
田多多《暹罗之恋》
《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
《她们和她们》
凤歌的《昆仑》,高中时候如痴如醉,买了全套小说。《今古传奇》是在校门口的书店租着看的,一天一毛钱。在看《金婚》,《父母爱情》的另一个现实版本,真是窒息啊。
松
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就会有幸福的人生。紫薯2023年2月书影小结《习惯的力量》
来自我很喜欢的一位培训师推荐,我问过她是如何做到十年如一日早到公司半小时,还有每晚必定运动半小时。她说这本书可以给我答案。事物是习惯的集合。我们可以从不断的自我观察中,找到暗示和惯常的行为模式。习惯难以消除,但可以通过改变行为和奖赏,让自己容易接受新习惯。《深海》今年在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奔着那片海那人那些被遗漏的记忆去看。电影画面真的很美,已经值回票价。女孩的故事,幼时和妈妈的美好记忆,和爸爸新组建家庭相处时的小心翼翼,对美好念念不忘导致的枷锁。活在当下,于死亡中迎来的重生。看完电影后,总有怅然若失的感觉。后来了解才知道,被删减了不少。还是很值得去影院看一次的电影。《流浪地球2》一部一个人也二刷的电影。MOSS的设定实在牛,它真的深爱着人类。又是提供学习资源,又是不断充当预言家,还得是进度条推进者。不断用灾难让全人类站到一起,传承人类文明。主题很大,还是很喜欢。坐等续集~
敏敏《我本芬芳》
推荐指数:⭐⭐⭐⭐⭐刚看完这本书,思绪万千但又迫不及待想写下这读后感,怕放下太久被繁乱的工作掩盖掉思绪。本书讲述的这段婚姻,充满着时代特征,“好面子”的老吕,老实巴交的惠才。惠才的一生本可以读书上进成为知识女性,由于时代原因被下放,于是急匆匆地想解决下放这事,遇到老吕后,又急匆匆地结婚,不被考虑个人感受的一生便开始了。其实一生中有许多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惠才都被“好妈妈”“好妻子”的枷锁束缚着。看书中的人等于看现在的社会现状,现代女性社会中依然有许多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其实我们可以都可以缓缓,当自己精神独立后再 仔细思考如何进入亲密关系这个问题。说回书中的最后,80岁的惠才问88岁的老吕如果有下辈子还愿意在一起吗,老吕两次摇头后回答的不愿意,其实婚姻和幸福并不划等号。无论做什么,及时止损很重要,一味的忍让迁就换不来花好月圆。淼淼
整理不易,欢迎给一点鼓励♥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9615.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