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深圳海城小学《小叶子里的大千世界》项目化学习案例被推荐至广东省教科院)
近日,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组织的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活动中,来自深圳市宝安区海城小学的《小叶子里的大千世界》项目化学习案例被深圳市教科院推荐至广东省教科院。
深圳市地处南海之滨,植被生长茂盛,不同植被的叶子形态各异。海城小学的学生提出问题:“我们身边的叶子这么多,到底有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基于孩子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该校进行归类与整理,对研究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项目化设计。
据介绍,项目聚焦岭南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运用博物学思想,探寻叶子的形态结构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发展其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本项目作为“博物学”思想引领的自然教育课程,在问题的发现中,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带领学生置身于包罗万象的大自然,在项目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建构,建构人与自然密切相关且爱护自然的观念。

据了解,海城小学自办学起,以“教育即生长”“生活即教育”为引领,强调“生长是教育的目的,教育需要借助儿童生活场域的素材来生长”。学校以“可见”的评价管理为激励手段,以“可见”的教与学形态为落实方式,打造“双S”螺旋生长课程群,概括起来为指向素养发展的“12345”课程体系,课程框架呈现出从课程的哲学理念到课程的结构内容。

双S生长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学校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以问题驱动提高兴趣,运用现实情境强化探究,进行学科融合提升素养。其中,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标实施的关键,项目化学习是实现学科融合的有效载体。在开展“小叶子里的大千世界”主题学习时,学生去自然中了解叶子的形态结构、认识叶子的生活价值、学会保护小叶子背后的大自然,这些涉及科学、语文、美术、信息、劳动等学科,要用到方案拟定、问题解决、评估反思等高阶思维,也是综合素养的培育。(陈云强 周瑞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20645.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