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体育赛事安全监管最新出台:办赛门槛再增高,持证上岗或成必须)
只关注体育城市 · 赛事 · 品牌 · 传播

WEINING
摘要
规范化、安全化办赛成为行业最基本准则。
近日,四川省体育局印发最新《四川省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服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管办法)和《四川省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服务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监管细则)的通知。这两则法规颁布无一例外都指向进一步强化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服务。


虽然新法规目前在四川省内还处于试行阶段,但所包含的规章制度几乎面面俱到,主要是针对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监管。其内容涉及监管分类、职责分类、奖励与处罚说明、组织与监管、持证上岗等。 今年五月甘肃白银越野赛带来的惨痛教训仿佛还历历在目,每当提到这场赛事人们还能想到在恶劣极端天气下,21名运动员包括跑圈名人梁晶、曹朋飞、黄印斌和黄关军等人失温遇难的悲惨情景。然而也正是因为这场比赛,有关部门和赛事相关责任单位才更加意识到,保障赛事安全的重要性。该事件的出现,直接叫停了此后全国的所有大型赛事。在《白银景泰“5·22”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责任事件调查报告》全文发布10天后,体育总局、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加强监管意见)。随后全国各地区纷纷发布相关法规,比如上海立即召开加强赛事安全管理会议,并且发布《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印发本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体育赛事举办指引(第三版)的通知》。规范化、安全化办赛成为行业最基本准则。— 1 — 国内体育赛事更规范化 四川省最新法规中提到,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的信息收集工作,并在年初公布拟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名录。加快制定和发布办赛指南、参赛指引和风险防控机制,明确各类赛事活动举办的基本条件,包括对赛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的基本要求,赛事活动的基本标准、竞赛规则、医疗、应急、气象、救援、安全保障条件等内容。随着各地安全办赛相关政策、指南的出台全国各地体育赛事逐渐恢复。以马拉松赛事为例,据马拉松报名公众号9月7日统计,截至年底,全国各地预定赛事约还有80多场。其中,10月份预定赛事最多超过30场,仅10月24日就有11个城市举办马拉松。

所有的赛事都着重加强了赛事安全风险的预警,在南昌马拉松公告中就特别提到,马拉松是一项不断挑战自身极限,具有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如果运动不当会损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马拉松参赛者需要具备跑步基础,通过赛前体检,并知悉运动风险且承诺遵守竞赛规程、服从赛事活动组委会规定和安排;而对举办方和承办方来说,要求提前规划好赛程、交通、补给、医疗等。 区别于山地越野马拉松,马拉松多是在城市公路举办,距离适中,适合大多数运动员。但山地马拉松则路况复杂,地形变化大,赛道坡度起伏也大,距离可达几百公里,运动员很难保持有效节奏,因此山地越野危险系数更高。对于越野赛事也出台了更严格的要求。9月8日,由浙江省体育产业联合会、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联合发布《2021 浙江省越野赛组织安全指南》(以下称《指南》)。《指南》对赛事组委会和参赛选手的安全责任分别进行了划分,并对赛事、地图、赛道、天气等涉及安全保障的基础信息进行了明确。— 2 — 高危体育赛事或被扼制 据悉,9月初,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发布一则通告,通告内容为:2021年05月22日发布于最酷网站关于《报名 | 2021国境之西·喀什帕米尔高原马拉松报名啦!》。然而近期就被曝出,此赛事未经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私自进行体育赛事发布,属非法赛事活动,经研究研判发现此赛事安全隐患突出,并且赛事规范化不够、应急预案缺失、安全保障不到位等情况,随即也被当地管理部门叫停了该赛事。

从帕米尔高原马拉松发布时间来看,这则赛事通知是在5·22白银事件之前发布。其赛事内容也超过了马拉松范畴,具有越野性质。由此可见,越野型马拉松在当时是很受欢迎,并且监管程度还没有很深入。这场赛事之所以被否定且无法顺利举办,也是因为有了白银事件的前车之鉴,因此有关部门更加严格评估赛事的风险。自白银事件后,国家体育总局暂停了责任和规则不明确的高危体育赛事活动,比如山地越野、戈壁穿、翼装飞行、超长距离跑。在国内外高危体育赛事中,时常伴随着意外事故。北京时间8月25日,据UTMB医疗总监确认,拥有世界第一越野赛之称的UTMB,在比赛期间发生选手坠崖而亡事故。据了解,遇难选手是经过下坡时意外失足滑落,尽管工作人员进行了全力救助,仍旧无法挽救悲剧产生。UTMB是全球影响力最大、难度最高的极限越野跑赛事之一。它诞生于2003年的欧洲勃朗峰山间,经过18年的发展,UTMB已拥有2000余场遍布全球的资格赛,被誉为“世界越野跑的巅峰”。然而即便是处于“巅峰”的赛事,依旧是发生了赛事安全,无疑值得业界警醒。

这样的教训让赛事主办方更加重视赛事安全,我国国家体育局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要求各地严格落实非必要不办赛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 3 — 持证上岗或成赛事必备 根据本次四川体育局的通知,不仅包含对体育赛事的管控,而且对体育从业人员也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在监管办法第八条:根据赛事活动实际配备具有相应资格或资质的体育经理人、救护员、裁判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人员数量、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监管细则第六条也提到: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应配齐具有相应资格或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加强监管意见中也提到:明确组织者的条件和要求。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要明确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的基本条件,包括对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的基本要求,加强对有关条件和要求的监督检查。由此可见,未来体育从业人员的门槛或更高。不仅要求受过专业的培训,持证上岗、资质审核等也会成为趋势。文件中特别提到的体育经理人,是指具备体育职业素质和经营管理职业能力的体育商业人才,作为新兴职业人才,目前受到体育行业从业者越来越高的重视。经过专业培训后,由国家体育总局进行测评,体育经理人的测评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三级)、(二级)、(一级)三个等级,只有通过测评的人员才能获得对应的等级证书,严格的等级培训制度,为体育赛事的安全举办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也越来越多,保证安全赛事是成功办赛的基本前提,然而目前我国体育从业人才仍然处于匮乏的状态,尤其是关于赛事安全管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专业人才培训,才能让行业得以快速安全的发展,最终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公众号 | 互联网+体育
作者 | Rosalind
咨询体育经理人,请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文章底部):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20678.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