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2023 年春节档,你比较看好哪部电影?你觉得今年会有「票房黑马」吗?)
今年春节有点不一样,我已经看了大部分的电影。对于我来说,今年最大的悬念不是冠军,而是大盘。咱们都说不好,疫情的集中爆发会不会影响到三四线城市的观影意愿。
总的来说,我觉得《流浪地球2》会拿到档期的一半票房。实际上这个成绩非常难得。去年的冠军是拿了40%,前年的冠军拿到44%,再上一个春节档是41%,18年还不到40%。春节冠军实际上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大的比例。所以说如此之高的目标是一个历史记录。
我是这么想的,他跟战狼2比起来,到底能够动员出多少观众?我猜还是有机会来达到理论上的极限——战狼2人次的80%——也就是说1.28亿人次。票价来看,目前的平均票价是56块钱,虽然我极度反感这个定价策略,我觉得如果是流浪地球当时的平均46块的票价会舒服很多。空间最多就在这,票价下不来人次就得下来。总的来说,如果这么算是58.88亿的总数。价格上来说这是一个中国电影史的新纪录。但是这个数字就对大盘总体具有极高的要求。基本也是历史记录才行。这东西说实话属于赌博,反正我对于大盘整体没有任何清晰的预测。
从产品本身来说《流浪地球2》没有任何问题,特效无可挑剔,情感我很满意,节奏紧张刺激。剧组的口径是:比一好一点。我觉得比一不止好了一点,所以冠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主要看占比和大盘。我先扔一个赌注试试。
后面的我就不想具体给数字了,怕得罪人,之前删过几篇帖子。
第二《满江红》没问题,离场感极佳,阵容够豪华,故事自圆其说,至少基本上自圆其说。我觉得后面没有哪一部能挑战满江红第二的位置。
如果说到黑马的话,我觉得唯一的机会是《中国乒乓》,虽然我知道他是初三上映,错过了最卖钱的前2天。我没有看过《交换人生》,所以谁是第三也是靠猜。这两个谁第三谁第四我都能接受。
再下面就是《熊出没》,唯一一个限制它的地方是会不会家长不敢带小孩去电影院。
然后是最后的避免垫底的位次。
我想了半天还是觉得《深海》不应该最后一名,《无名》我也没看可能就只能委屈在这个位置。
这篇是我猜的,每年一次的例行预测,不代表对任何电影的评价。请各位片方不要介意。
接下来才是我这一篇真正想发的东西。
每到春节档,电影院就会涨价,已经快成了约定俗成。我每年都会写点东西抨击一下,在不同的平台都会有人在下面说:那么多影院管理者,都不如你懂?
我今年打算再详细的说一下这个逻辑,以后每年都会再说,会一直说。
今年因为头部的《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片长分别是2小时53分钟和2小时40分钟,片长超长。影院有不小的排映压力,一定会继续涨价。但我还是要旗帜鲜明的强调一下,大幅涨价是一个损人损己的行为。观众多花了钱,影院的收入也下降了。你没看错,涨价的结果就是影院收入的下降。已经这么多年了,铁的事实,但是影院管理者就是不能接受这个逻辑。我的意思是,哪怕你一直在亏损,哪怕你电影院开到正月15就打算关门了,捞最后一票,你也不该涨价。涨价,你当下,每一场的收入都会下降。
2022年的春节是历史上最丧心病狂的春节,水门桥、四海、杀手、奇迹领衔的初一的平均票价是56块——正常的全年平均票价是40,涨了40%。我们来看看这是个什么生意。排映了56.4万场,出票2593.7万张,票房14.54亿。平均每场收入2578块钱,场均观众46个人。后面可以比较。简单地说,历史性的高票价,让影院的经营数字糟糕透顶。
我们往前捯,2021年的春节唐探3、李焕英、小说家、侍神令阵容的初一,排映49.9万场,出票3445.8万张,票房16.92亿。平均每场收入3390块钱,场均观众69人。有人说是因为电影的质量更高,期待值更高,但是不能忘了,人家质量更高的电影,平均票价是49块钱。比22年整整便宜了7块。票价便宜一点,平均每场的收入大涨30%。
咱们再往前捯。上一个有电影的春节档,2019年,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流浪地球,初一排映52万场,出票3228.8万张,票房14.58亿。平均每场收入2804块钱,场均观众62人。这一年没有唐探3这种巨无霸的电影吧?无论是每场收入还是观众人次都大幅领先2022年,平均票价是45块钱。
咱们再往前捯,2018年捉妖记2、唐探2、女儿国、红海行动,初一排映39.2万场,出票3263万张,票房12.77亿。平均每场收入3257块,场均观众丧心病狂的83人,为什么?因为平均票价只有39块钱。咱们能不能思考一下票价是不是真的会影响观众的观影欲望。
再来,2017年西游、天竺、瑜伽、乘风破浪,全部都是新系列没有续集,初一排映31.7万场,出票2130.7万张,票房8.06亿。平均每场收入2542——终于跌到了2022年的水平,场均观众67人——仍然比2022年多了21人。哪怕票房收入一样,多出来的这21个人是不是增加了卖品收入?平均票价38块钱。再往前捯就没必要了吧,电影市场体量变化太大。
大年初一具有极其强大的指标意义,窥一癍而见全身。我们再看整个档期。
2022年完整春节假期,排映314.9万场,出票1.14亿张,票房60.39亿,票价是历史最高的52.7元。平均每场收入1918块,场均观众36人。
2021年,排映287.4万场,出票1.6亿张(随便提一句,刚好就是战狼2的总人次),票房78.42亿,票价是48.8元。平均每场收入2728块,场均观众55.7人。
2019年,排映292.1万场,出票1.32亿张,票房59.03亿,票价是44.6元。平均每场收入2021元,场均观众45.2人。
2018年,排映234.5万场,出票1.45亿张,票房57.71亿,票价39.7元。平均每场收入2461元,场均观众61.8人。
2017年,排映196.6万场,出票9037万张,票房34.19亿,票价37.8元。平均每场收入1739元,场均观众46人。直到这一年,春节档电影的质量明显不够的一年,场均收入才被高票价的2022年超过。大盘是60亿对34亿,差了接近一倍,每场才多卖了不到200,还少了10个观众,少了卖品收入。
涨价这件事,咱们平心静气的说,地段好经营好的影城是可以涨价的,在春节,座位是稀缺资源。哪怕他涨50%的钱,还是满座,他确实应该涨价。比如18年场均83人次的市场,涨价天经地义。但是实话实说,有资格这么干的影城不超过200家。这200家是中国地段最好,设施最好,经营最好,人才最好的顶端影城。全国的同行看他们的思路做跟随策略。但是这些能涨价,别的真不应该涨。
大家再好好想想,2018年,不靠那种单日10亿的大卫星,靠着有2部还不错的片子撑着。卖出2461块钱的场均收入和61.8人的场均观众,日子过得不舒服吗?原因是什么?人家那不到40块钱的平均票价。老百姓100%是价格敏感性的消费。电影院这个生意,必须得有人,你先有人再谈别的,只要有人你总能挣到钱。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20696.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