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行?(川藏线上的“弃车”,为何没人敢捡?捡的人恐成“冤大头”美国为何如此厌恶中国69式40毫米火箭筒?多次吃过亏!)
都说此生必驾318,一路向西去拉萨,318公路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从四川到西藏这段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川藏线。
在这里,你能看到雪山、冰川,也能看到草原、雨林和峡谷,但你知道吗?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整个西藏连一公里的公路都没有,川藏公路是如何修成的?又为何被称为最悲壮的公路?

上世纪50年代前,西藏所有的交通运输,都靠人力和畜力完成,据拉萨当地老人透露,那时要想从拉萨到成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直到1950年,解放军为了解放西藏,一面进军一面修路,从雅安通往拉萨的康藏公路正式开修。
光是第一期工程的修路人员,就达到了10余万人,那时没有机器,基本全靠原始工具和双手,几乎每修一米,就会有一次塌方或滑坡,同时还要克服高海拔和恶劣天气,据了解施工第一年,就有大约2000名战士和民工英勇捐躯,光是雀儿山这一个山头,就牺牲了300多人,因此被称为最悲壮公路。

如今这条公路已从成都通往拉萨,每年有无数人自驾往来,但川藏线上有一个奇怪现象,两旁有不少被遗弃的车辆,这是怎么回事呢?豪车说扔就扔,车主为什么不把车开回家呢?难不成都是土豪?
事实是,不是车主不想把车开回家,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川藏线有的路段弯多坡陡,要是遇上雨雪天气,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再加上有的路段海拔较高,受高原反应影响,驾驶难度就更大了,十分考验驾驶者的技术和耐心。

有人曾做过调查,川藏线上的弃车,要么是因为发生了交通事故,要么是因为抛锚了,如果是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大概率损坏较大,维修的意义不大,有的人就直接扔了,而如果是半路抛锚,则要联系修理厂修理,而川藏线全长2000多公里,坏在半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附近根本没有修理厂,找人拖车费事费力又费钱,还得祈祷中途别出什么岔子,合算下来,总费用可能比车还贵,由于这些外在因素的干扰,很多人只能忍痛弃车,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些车没人要了,当地人能捡回家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川藏线上有不少“弃车”,其中不乏新车和豪车,这些车中有的修一修还能开,还有的损坏严重,但拆开卖零件也能卖点钱,可当地人却没人敢捡,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以前也不是没人捡过,但最后往往都成了冤大头,曾有一位村民就因此吃过亏,这位村民在川藏线上相中一辆豪车,经过多日的蹲点观察,确定车主已将车辆丢弃,于是他花了大价钱,找人将车拖到了修理厂,并找人将车修好了,前前后后投入了8万余元。

可还没享受几天开豪车的快乐,原车主就带着警察找上门来,原来车主是靠车辆上的GPS,看到车辆被人拖走了,最后车主要回了自己的车,并补偿了村民一部分维修费,而这位村民已经算幸运的了,有的车主在发现车被“捡走”后,二话不说就将人告上法庭,到时候不仅占不到便宜,还可能要进局子里踩缝纫机。
而人性的复杂远不止于此,或许是受到了启发,有人甚至故意开一辆破车到川藏线上,就等着哪天被人捡走,然后以报警为要挟讹钱,捡车人到最后只能破财免灾,为自己的贪心买单,当地人见多了套路,也就不敢去捡车了。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23713.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