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创业知识分享网

分享花呗|白条相关的小知识及使用技巧

学到了(2023 年春节档,你比较看好哪部电影?你觉得今年会有「票房黑马」吗?)

花白达人    2023-07-08    219

今年春节档是我印象里最近几年最强的一次,7部国产片里,除了每年稳定拿走自己那份的《熊出没》外,其他6部都很能打,放在别的档期都是独霸一方的实力。再加上延了密钥的《阿凡达2》,估计很多影院经理都会在排片上经历巨大考验。

春节档其实卖的不是「电影」,而是过年的情绪和氛围。所以谁最能让观众产生集体情感共鸣,谁就最有希望在前三天就分割完的市场里占据上风。

学到了(2023 年春节档,你比较看好哪部电影?你觉得今年会有「票房黑马」吗?)

2023年的春节档,还能有效产出票房的大概还有六万多块银幕,目前最大悬念就是各地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上座率到底如何。前两天的预售数据是很难反应后续的真实上座率的。

目前看最稳的种子选手无疑是《流浪地球2》。作为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的续集电影,又是最早定档同时面对各种困难没有流露过一丝犹豫的科幻动作冒险片,类型非常明确——这一点是巨大优势,因为观众知道自己要看什么。同档期电影里只有《熊出没》拥有同等优势,其他电影都没有这么鲜明的类型定位。

在类型清晰的前提下,2作为续集,又是各种预算升级,故事升级,情怀升级,时长也跟着升级,对目标观众也是清晰的消费预判和很好的期待值管理——各种升级总能保证有一些超出观众预期的地方。从目前的预售来看,本片基本上是大部分观众的观影首选。

今天(廿九)《流浪地球2》也搞了首映式,反响很好,加上之前小范围看片传出的反馈,基本上质量和口碑是稳了。而且从目前(廿九)的预售数据来看,已经是开始起势了。后面就看初三之后的票房走势了,应该是有不小机会打破前作票房记录的。

紧随其后的就是《满江红》,首映式搞的很早,显然对影片质量很有信心。目前看到的口碑也都很好,再加上张艺谋导演和沈腾、易烊千玺等一众演员,市场号召力是足够的。

作为一部「悬疑+喜剧」的古装电影,其实对观众来说有点像开盲盒了。因为大部分观众对「悬疑+喜剧」是没什么类型认知的——别说普通观众了,知乎上的影评人你现在放下手机马上说出三个大家一致认可且有一定知名度的「悬疑剧电影」,估计都是一个挑战。

(普通观众对任何有喜剧元素的类型片都会用喜剧标准来衡量,如果喜剧元素不足,可能就会影响观众的期望值管理。唐探系列,疯狂系列,对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都是按喜剧看的。)

缺乏类型认知就意味着观众要开盲盒,而在春节档这是一个风险。但从目前看到的口碑反馈,貌似这次《满江红》做的不错,都有些意外之喜的样子。因为编剧是陈宇老师,他在悬疑类型上很擅长,剧本肯定能保证质量,我对本片是非常好奇了,想看看张艺谋导演这次又会有什么突破。

悬疑电影在宣传期的劣势就是对剧透很敏感,越是优秀的悬疑电影,剧透的影响就越大。而在春节档,这一点对口碑传播似乎较为不利,因为如何避免剧透是需要技巧和良心的……这一点对观众的选择就会产生微妙影响。

春节档电影对口碑超级敏感,往往一天之内就能反应到排场上。这次就看《满江红》怎么适应春节档的市场特点吧。但总体来说,从预售口碑宣传等等来看,《满江红》应该是紧随其后的二号种子选手。

如果口碑很好,那《满江红》甚至有可能最终和《流浪地球2》不会有数量级的票房差异(数量级的说法有点不严谨了,我意思是可能不会有十亿量级的票房差距)——春节档传统格局是「一超带两强」,就是一个四十亿甚至以上的超级大片和两个二三十亿级别的强片,瓜分80%的市场。但如果棋逢对手,就有可能是两个很强的大片拿走60%甚至70%的票房,剩下的市场容量就只够支撑两个十亿级别的中等强片,以及一堆悲剧……

但今年的春节档电影都很强,所以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格局……

春节档剩下的电影里,目前看就都是第二梯队了。而《熊出没》永远超然物外,拿自己该拿的那份,同时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二梯队里是最可能出黑马的。既然是黑马,那就没法预测……猜中了也只是我运气好,不代表别的。

《无名》和《深海》都是第二梯队的种子选手。《无名》和《深海》都没看,但从二位导演以往的作品就能知道,它们肯定都会是非常优秀的电影。

但是,春节档卖的不是「电影」本身。电影本体非常优秀,解决不了市场票房问题。

它们是从国庆档平移过来的,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两部电影的认知度都很高,也都用坚定的拥趸群体。可当年它们选择国庆档肯定是有原因的,现在这种意外的档期变化肯定不是意外之喜,而是某种无奈之举。

两部电影最后选择春节档,背后的原因我们不知道,但春节档的氛围明显和两部电影的气质有点对不上。而且,我再次强调类型认知的问题,这两部电影都有这方面的观众困惑——我能拆出什么样的盲盒

「谍战」严格说来不是类型,它是题材和类型混搭的中特色产物。对于春节档观众来说,明星组合是不足以覆盖春节档如此广泛的观影认知需求的,总得有点别的市场认知点来帮助观众做出选择。但目前看,《无名》似乎并没有在明星组合之外做太多尝试。或者是那些尝试没有激起更大的水花……

而《深海》这方面的问题更明显,目前看到的口碑反馈都集中在画面超级美和看完后嚎啕大哭什么的……可春节档观众要的是这个吗……

当然《深海》如果放在国庆档这是没问题的。国庆档观众对电影本身的质量更敏感,《深海》这种气质的动画电影是有机会靠长线口碑翻身的。但春节档太残酷了,弱者会被市场吞噬的干干净净,连骨头渣都不会剩下的……

相比之下《熊出没》的市场定位就特别鲜明:大过年的总要带孩子出来玩吧?看别的电影也不知道合不合适,那选熊出没一定不会错。至于这个电影讲什么就相对不重要了,反正影院总会给一个亲子厅的。

所以熊出没在诸多春节档电影里就特别超然和淡定,坚持做自己,永远做自己,反正喜羊羊也回不来了……

目前看,最有机会的黑马,其实是《交换人生》和《中国乒乓》。

《交换人生》是喜剧,春节档反复验证过的刚需类型。大过年的,乐一是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只要真的满足了观众需求,照顾好了观众,那观众也能把电影照顾的妥妥的。

从目前宣传来看,《交换人生》的喜剧定位也拿捏的非常清晰。只要它没有当年《你好李焕英》的野望,在第二梯队里当一匹众望所归的黑马还是很舒服的。

但今年既然号称最强春节档,那变数就太多了……张艺谋导演把沈腾和雷佳音都弄走了,那张小斐+雷佳音能撑住观众的喜剧刚需吗?

而且很奇怪的一点——当然也可能和我孤陋寡闻有关系——我到现在几乎没看到《交换人生》的任何映前口碑宣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然这可能和宣发规划或预算有关。不进春节档你不知道这个档期的宣发有多贵,动一下都要花钱……

不过既然是在说黑马,那就肯定是这种没什么声响的最有黑马相。别的大张旗鼓的都是种子选手了。

另一个黑马选手是《中国乒乓》,估计很多人会奇怪。它也是映前一波三折,因为总局祖传的「技术原因」,档期从初一改档到初三,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宣传。

正常情况下,这么干基本就是告别春节档了……初三的市场大局已定,面对这个迟到的插班生,影院经理也会很头疼怎么摆放它。

所以《中国乒乓》就干了件绝地求生的事情,今天(廿九)它在很多城市搞了大规模点映。这可能是是普通观众能买票看到的最早一部春节档电影了,要不是对口碑非常有信心,一般不会这么干。

我今天买票看了,票价19.9(票面价格35,显然片方有补贴)。公平起见就不多说了,但我把它放在黑马名单里显然是有原因的。

再次强调一下,春节档电影的类型清晰是巨大优势,因为观众知道自己将要看到什么。《中国乒乓》虽然加了个我到现在都记不住的副标题,但「中国乒乓」四个字是巨大优势——绝大部分中国观众只看片名都知道这部电影是什么。不过命运赠予的礼物有时也是一种诅咒,所以本片因此而占据先机,也因此而遭遇变故,有时候不知道命运到底要干什么……

看完电影,我会不由自主地感慨,邓超有孙俪这样的好老婆,有俞白眉这样的好兄弟,真是人生赢家啊……

最后的最后,再哔哔两声票价的问题。

电影票房要靠观影人次来最终体现,而不是靠提高票价。看电影是一种大众娱乐活动,同时不是刚需消费。涨价5块钱都能拦住相当一部分观众的脚步。春节档也不是不让影院涨价,但涨价前您能先看看自己的地段、日常上座率和日常观众构成吗?除非你确定真的是供不应求,否则跟风涨价是不明智的。

再强调一遍,看电影不是刚需,就算在春节也不是。春节只是一个大卖场促销的良机,因为人流量大了,消费意愿增加了,但没人规定必要在春节看电影。实际上,春节去看电影这种行为也就十年左右吧。

影院在春节档涨价这种行为,都不用看长远,当下就能立竿见影地影响影院票房总收入。春节档的观众只是一群偶尔需要文化娱乐的普通老百姓,如果他们去的是超市,超市经理是断然不敢在春节涨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26184.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