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创业知识分享网

分享花呗|白条相关的小知识及使用技巧

奔走相告(要想在野外生存,必须掌握的生存技巧(第一部分:技能篇))

花白达人    2023-07-12    300

1.野外生存之技能篇

1.1怎样选择宿营地

奔走相告(要想在野外生存,必须掌握的生存技巧(第一部分:技能篇))

野外宿营在什么地方,要怎么建立,其实是一件特别需要技术的事情,详细的掌握这些细致的事情,可以使你在野外的时候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睡眠和精神,而在需要求救的时候,一个好的营地也影响着你是否能够顺利的求救。

一、营地的基础特征

1、平坦、开阔、相对避风,便于发出火光在内的各种救援型号。

2、寒冷地区向阳;炎热地区庇荫。

3、局部相对高地,周围具有排水沟。

4、距离水源不是太远,方便取水又避免与动物发生冲突。

二、选择营地点需要注意的事项(6不要)

1、在风口搭建庇护所。

2、在低洼地和干涸的河道(水道)上建立营地。

3、堵住野兽的通道。

4、在距离水源太近的地方扎营。

5、在瀑布下面宿营。

6、住在孤立的高树下面。

1.2如何建立野外庇护所

一个适合居住的庇护所,可以遮风避雨,防止动物伤害,有利于恢复体力,并能够在心理上给人以极大地安慰。在寒冷地区,庇护所更是防止冻伤,甚至是保全生命的必要手段。

一、寻找天然庇护所

(一)寻找山洞设立天然庇护所

天然的山洞需要在洞口加一道"防护门",不仅挡风,还可防止动物骚扰。若有动物或山洞较深,可用火把照明、试探氧气是否充足,还能吓跑动物。但应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若有动物幼崽,则应将其放到洞口,母兽一般会叼走;若你对付不了的大动物,那么就另找宿营地。天然山洞的优点:坚固、防风雨;缺点:生火排烟困难。

(二)倒扑的树根是现成的庇护所

这里所说的是大树的树根。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搭建,就可以做成一个不错的庇护所。

二、改建庇护所

(一)利用石棚或石笋建立庇护所

若是柱子,则应加个盖子;若有盖子,则应加上围墙来挡风。

(二)窑洞

在粘土地区,利用树枝或尖石片在厚土层的陡坡挖一个小洞还是不太费劲的。

三、搭建庇护所

(一)怎样搭建茅草房

用树干和树枝搭建起稳定且适合居住的架子,上面自下而上地把打好的草苫子固定在架子上面即可。

(二)怎样搭建草席棚

该棚子适合于有芦苇或蒲草等地区,制作工艺比茅草房复杂。

(三)怎样搭建掩体屋

用石头或者石块,砌成一个马蹄形矮墙,上面横上木梁,再盖上草和沙土。

(四)怎样搭建空中阁

为了防水和动物的侵害,需要在树上搭建庇护所。这样的庇护所一般要在相邻的两棵树上或者其他比较高的位置,所用的木梁尽量呈水平状且结实、稳定、牢固。

四、特殊环境庇护所

(一)怎样在沙漠中搭建庇护所

在没有帐篷的情况下,应寻找有植物的地方,在其旁边挖一个浅坑,收集一些树枝搭建于浅坑之上,应注意防风沙,要捆绑牢固。

(二)冰雪环境下的庇护所

1、雪洞

2、在塔形树冠的树木下挖一个洞,即可防风雪,也能保障安全。

1.3野外生火方法

一、取火方法

我们的祖先没有打火机和火柴,但是他们能在需要火时点着火。因此这是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

(一)敲击法

用金属敲击石头就可以产生火花,不行就换石头;火花的引火物应是容易燃烧的干燥的木粉、朽木、棉花、木髓等,没有就在野外把干燥的多纤维植物捣碎做火绒。

在石头的周围围上火绒,不断地用金属敲打石头,直至火绒物冒烟,轻轻地一吹,火苗就着起来了。

(二)聚焦法

凸透镜可以聚集太阳光线,并在焦点处产生高温,从而点燃易燃物。老花镜、照相机镜头、玻璃瓶底等都可以用来试试聚焦取火。

(三)摩擦取火法

劈开木头的一头,并在裂缝中加上细木棍和火绒,然后用结实的绳子(最好是动物的筋键)来回摩擦,里面的火绒就会逐渐发热、冒烟,最后起火。

二、点篝火的方法

在野外生存中,点篝火是重要的生存手段:在寒冷地区,篝火可以用来取暖,防止体温流失;在有野兽出没的地方,篝火可以驱赶野兽;在黑暗中,篝火可以用来照明;衣服弄湿了,篝火可以烤干衣服;遇险时,篝火可以在夜间发出求救信号,上面放上湿柴就变成了白天的烟雾信号。因此,掌握点篝火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收集点火材料

1、木材

尽量在不破坏植被的情况下,收集木头。同时,收集一些火绒和细柴,以便于引火和取火。一般情况下,较重的干柴燃烧时间长,释放的热量多,但不易点燃;较轻的燃烧时间短,释放的热量少,但容易点燃。

2、枯草:由于燃烧时间短,只用作引火。

3、干粪便:大型动物的粪便燃烧,完全可以用于做饭。

4、煤炭:很少能够找到。

5、油:汽油或柴油,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1、湿地点火点的设置

在地面上铺上一块石板或一层石头,使火在其上面燃烧。

2、山地点火点的设置

一定要远离树林20米以上,并在篝火周围垒好防火墙。有风时,为防止热气流带起火星,不要烧干树叶。

如果生火的目的就是为了取暖,而且燃料还不充分,可以找岩壁、山洼、土坎等有反射热能的地方点火,在这里要比在空阔的地方点燃相同的火堆效果要好的多。

1.4动物的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

在野外,我们经常会和动物相遇。其实,动物比人类更希望"和平相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动物,对动物来说,就是求之不得的了。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少数寄生虫外),只有当动物受到威胁时,才会向人类发起攻击,有的攻击是直接或间接致命的。

动物的防御器官有的是有毒的,有的是有细菌的,大型动物也可以造成机械损伤。防止动物伤害到自己是前提,及时处理伤害是其次。即使我们学会了以下的一些方法,我们还是应该在回到居住地时,积极地去看医生。因为遭受动物伤害有时并不会立刻发病,既有一定的"潜伏期"。

一、水母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大型水母(如海蜇等)蜇刺人体后,其刺丝囊中的毒素会造成人体皮肤红肿。如果被蛰刺的面积较大,可以引起麻痹,甚至死亡。在海边活动时要特别重视。

处理方法:

1、肥皂水清洗。

2、牛奶涂抹患处。

3、鸡蛋涂抹患处。

4、送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

1、不要在有水母出没的地方游泳。

2、乘小船时不要把手脚放在水里。

3、水下作业要穿防护游泳衣。

二、蛭类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一)水蛭

广泛分布于河流、水库、湖泊、池塘、水田等水域;体长30~60厘米,宽4~8毫米; 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人被吸血后,伤口流血不止。

处理方法:

1、被水蛭叮咬时,不要用手直接拽下,可以拍打或用烟头或打火机烤。

2、如果没有消毒水,可用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手压法止血10分钟或加压法包扎。

(二)旱蛭

形态同水蛭,体色比其浅,为黄褐色,个别种类多少有些绿色倾向。常栖息在山林的草丛和灌木中。我国南方分布较广。

处理方法:同水蛭。

预防措施:

1、服装没有开放点。

2、穿越林地后,及时检查。

3、烟蒂、香水等气味干扰其化学感应器。

三、节肢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一)蝎子蜇刺

人被蝎子蜇刺后,疼痛难忍,并伴随着局部或全身中毒,多处被蜇刺甚至有生命危险。

中毒症状:

1、伤口剧痛,局部红肿、水泡、血泡、组织坏死。

2、2小时许,烦躁、出汗、流口水、气喘、恶心,甚至呕吐。

3、多处蜇刺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严重者呼吸麻痹而死亡。

处理方法:

1、3%的氨水泡洗患处。

2、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伤口。

3、结扎肢体,防止毒素扩散。

4、蛇药溶解涂抹患处。

5、大青叶、半边莲捣烂外敷。

预防措施:

1、不要赤手在缝隙或石块下摸索。

2、放在营地地面的服装、鞋帽,要检查后再穿。

3、帐篷离地面较近处的拉锁要拉好。

(二)跳蚤咬伤 跳蚤,深褐色,体小,不易捕捉。叮咬人体后,可引起皮肤丘状红肿,且丘肿常常连片,奇痒无比。

处理方法

1、碱性液体涂抹叮咬处,止痒处理。

2、龙葵捣烂涂抹可消肿。

预防措施:

1、跳蚤常常寄生于其他哺乳动物的体毛中,与动物接触时要注意。

2、跳蚤在开阔处喜欢跳跃,在隐蔽处喜欢钻营。在有跳蚤的地方宿营尽量少穿衣服。怀疑身上有跳蚤时,应尽量大范围地抖动衣服。

(三)蜂类蜇刺

比较凶悍的属于胡蜂科(如马蜂),蜜蜂科的许多种类也有蜇刺。蜇刺症状:

1、局部有红肿、发热、剧痛等症状,5~7天后逐渐消退。

2、严重者出现头晕、眼花、气喘等症状。

3、多处的大面积蜇刺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并导致死亡。

处理方法:

1、千万不要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

2、认真检查,看看是否有蜇刺留在皮肤内。若有,应及时用针挑出,伤口流血任其自然。

3、蜂毒属于碱性,不要用肥皂去清洗。可以用酸性液体(食醋)冲洗。

4、最好能判断是被什么蜂蜇刺的,因为蜜蜂的毒液是酸性的,恰恰应该用肥皂等碱性液体冲洗。

5、如果情况严重,应该送医院。

预防措施:

1、俗话说,不要去捅"马蜂窝"。蜂类在没有受到攻击时是不会主动攻击的,因为蜇刺以后就意味着死亡。但是,如果有人激怒它们,它们是不怕牺牲的。

2、远离蜂巢。蜂类对自己的蜂巢十分珍惜,会誓死捍卫。

3、一旦被大群蜂类攻击,可用厚衣服蒙住外露的皮肤,远离蜂巢。

4、建立营地时,先观察周围环境,远离蜂巢。

(四)蜘蛛咬伤

受害症状:

1、微毒蜘蛛咬伤可引起局部红肿,有少量血迹。

2、毒蜘蛛咬伤出现局部皮肤变形,逐渐坏死。

3、剧毒蜘蛛咬伤除局部症状外,可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烧、寒颤、呕吐、皮肤过敏等。

处理方法:

1、局部消炎处理。

2、根据情况口服或注射解毒消炎药物。

预防措施:

1、当蜘蛛爬到人身上时,不要用手抓,可用小棒挑开。

2、不要徒手在缝隙、屋檐下、树洞里摸索。

四、鲨鱼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攻击人类的鲨鱼主要有:大白鲨、角鲨、虎鲨、灰鲨等。

处理方法:

1、见"外伤处理"。

2、如果鲨鱼向你攻击,要想办法弄出尽可能大的声音。

3、如果在水中受到鲨鱼攻击,不要企图逃跑,要镇静地等鲨鱼进攻的一刹那,迅速抓住鲨鱼的吻部。

4、如果有武器,万不得已时可以利用,下手要稳、准、狠。

预防措施:

1、在水面上看到鲨鱼的鱼鳍时,及早躲避。

2、在有鲨鱼出没的海域,不要把手、脚放在水里。

3、不要把具有人类气息的排泄物和体液弄到水里。如果需要,一定要尽可能地抛向船行驶的相反方向。

1.5怎样进行野外急救

野外急救只是对伤害的限制,防止伤害进一步扩大,而不是彻底治疗。

一、外伤急救

外伤是野外活动最常见的伤害,包括:擦伤、刺伤、划伤、切割伤、挫伤、扭伤、眼异物等。一般的外伤不至于危及生命,但是,由于外伤所引起的大量出血和并发症也会导致死亡。

(一)擦伤:一般会出现少量出血和组织液渗出。如果没有感染,几天和就可痊愈。

(二)刺伤:其特点是伤口虽然小但可以很深,容易感染。

主要症状:1。出血,伤口内容易残留异物;2。伤口小而深,并有可能损伤血管、神经。容易感染和并发破伤风;3。胸、腹部刺伤可伤及内脏,并引发体内大出血和休克。

处理方法:1。小而浅的刺伤,只要拔出异物(如木刺、铁屑、小钉等)、清洁伤口、简单包扎或贴一片创可贴即可;2。中度刺伤且伤口不洁时,应该进行清创处理。在野外,只做止血、包扎处理,然后去医院;3。深度刺伤:若很深,且可能伤及内脏、血管、神经时,不要轻易拔出异物以免引起大出血,应在靠近身体的地方,把异物锯断,连同异物一起包扎,然后去医院。

(三)切割伤

主要症状:

1、伤口相对比较整齐:周围组织损伤较轻,常伴随大量出血。

2、开放性强,常会造成伤口污染,需要大量抗菌素配合治疗。

3、严重的切割伤可以损伤肌腱、神经、血管,甚至断肢。

处理方法

1、止血。

2、消毒。

3、不能马上去医院而有条件缝合应立即缝合。

4、如果发生断肢,应该用消毒纱布包好后及时去医院治疗。如果天气炎热,应将断肢冷藏处理,以免断肢在高温下迅速坏死。注意:绝对不可有把断肢直接泡在冰水或消毒液里。

1.6野外定向方法

即便是有经验的"老野外",也有迷路的时候,新手在荒郊野外更容易晕头转向。掌握几种野外定向方法,即使在没有定向工具的时候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一、徒手定向方法

在没有定向工具的时候,可以根据自然界的信息确定方向。

二.根据太阳定向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准确的定向方法是:在平坦的地面上竖立一根棍子,并以此为圆心,以棍子阴影的顶点为半径,画一个圆圈。整个一天影子都会在圆圈内移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影子会变短)。先标记好影子的顶点位置,过一段时间后,影子会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再标记下这个影子的顶点,两点之间的连线就是东西方向,垂直这条线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26522.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