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种植牙和牙槽骨是怎样愈合的?)
一、什么是种植牙?
种植牙是指将人工的牙根种在颌骨上,待人工的牙根与骨头结合后,在人工的牙根上镶假牙。因种植牙上的假牙与种植体的连接是比较特殊的装置。患者种植牙修复后与自然的牙齿感觉相同。
种植牙的牙根较普遍采用的是钛金属,个别采用陶瓷。因钛金属与人体的相容性极好,一般不会出现排斥反应,一般情况下,牙齿缺失的患者是可以选用种植牙进行修复的。
二、牙槽骨是什么?
牙槽骨是指上颌骨下缘、下颌骨的上缘镶嵌牙根的部位。上、下颌骨的牙槽突部分,由骨皮质、骨松质和固有牙槽骨构成。
固有牙槽骨接近牙根和牙周膜的内壁,是一层有筛孔的骨密质,内有牙槽窝以容纳牙根,并附着牙周膜纤维。固有牙槽骨可因受力而改建,在张力侧有新骨沉积,在压力侧有骨质吸收。骨松质位于骨密质和固有牙槽骨间,其中有许多彼此相通的骨髓小腔,骨小梁顺力和肌力的方向排列。
骨密质为位于颌骨唇、颊、舌侧表面的致密骨,与颌骨的骨外板相连,可以适应力的分散。牙槽骨为全身骨骼系统中最易变化的部分,其变化可反映出骨组织的改建过程。它随牙齿的生长和萌出而生长,获得生理性的功能刺激而发育良好。
牙齿缺失后,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刺激,可产生废用性萎缩。过大的刺激,又可引起创伤性吸收。
三、种植牙和牙槽骨有怎样的关系?
从多方面观察可见,如果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种植牙手术中能将骨的切削量控制在恰如其分的水平,并保证骨细胞活力不降低,种植体植入后与骨组织间紧密贴合,间隙很小,在手术后缝合封闭创口,使种植体在基本不受外力的状态下渡过数个月的“愈合期”,骨与种植体便可长在一起,形成没有软组织间隙的骨愈合界面。
在种植体穿越松质骨的区域,可见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胞突及骨小梁伸向氧化膜的表面,植入体氧化钛膜与机体细织的交界面并非处于静止的接触关系,而是通过活跃的化学反应使两者间形成生物机械性的结合状态。
因此由上可以得知,种植体在基本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度过数个月的“愈合期”,骨与种植体便可长在一起,形成没有软组织间隙的骨愈合界面。这也是其比传统假牙更加坚固牢靠的一大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4774.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