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选购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怎样看笔记本的配置?)
这类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了 但是,“配置”并不是笔记本的全部,亦或者说,狭义的“配置”只能做一部分的参考。广义上的“配置”,就需要将产品的接口、拓展性、散热/性能等也要罗列进来,这样才能更客观全面的去了解一款产品,消除误解。 首先谈谈选购笔记本的几个要素,除了广义的“配置”外,价格是必然要看重的,此外还有品牌(对应售前售后服务)、外观和外设体验(手感、观感、触感),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外观和外设建议线下实体店亲自体验,主观因素占主要。 现在谈谈本次话题的中心,狭义上的“配置”。这些“配置”一般来说是可以通用的,也就是能横向对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组件(括号内为每个组件的特征参数): 通用的配置往往消费者可以在一款机器里选择不同的SKU,而以下这些,往往是跟机型绑定的,不容易更换: 这类通常也可以称之为参数,这些参数往往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购,不容忽视。 “配置”是通用规格,每台电脑使用了相同型号/规格的产品,理论上硬件是没有本质差异的,但决定使用性能的是机器本身散热以及BIOS/EC对性能的调节策略,同样需要让消费者注意,比如下面这样: 这是intel第十代处理器cometlake低压6核产品产品与第八代coffeelake标压6核的对比,不同功耗下性能表现有着显著的差异。 通常来说,以下的这几项设定,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机器实际性能的发挥: 以上就是绝大部分购买笔记本时需要注意的“配置”(广义上的),其中每一条展开来都可以写成一篇文章来详细介绍,内容很多很杂,估计刚入门的小白看到就被“劝退”。这里就简单说说每一项的选购逻辑,具体的对比分析,还需要大家再搜索相关的文章去学习。 挑选CPU时,推荐选购搭载目前intel最新的第十代酷睿处理器。以前有写过4篇文章详细分析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地址标题: 【点评】intel 10代酷睿移动版性能测试(一)—— CometLake-U 4核 【点评】intel 10代酷睿移动版性能测试(二)—— CometLake-U 6核 【点评】intel 10代酷睿移动版性能测试(三)—— IceLake-U 核心篇 【点评】intel 10代酷睿移动版性能测试(四)—— IceLake-U 显卡篇 这里直接搬运结论 总之,这一代提升还是很明显的,不管是选择14nm+++的comletlake还是10nm的icelake,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买笔记本首选10代intel处理器。 如果是一般需求,轻薄本可以不考虑独显,icelake新一代的核显提升很大,玩个普通的网游压力不大(i7-1065G7型号)。 选择独显的话,之前我也有写过点评,可以参考目前笔记本显卡的性能分级(在我的专栏内有,标题如下) 一般来说,入门的MX150/250可以玩Dota2,GTX1660Ti以上玩吃鸡等大型单机,性能越高机器价格越贵。 选内存主要看容量,越大越贵。目前轻薄本有板载内存的设计,板载意味着内存无法自行升级,买机器的时候尽量先加满内存(也就是16G起步),避免未来不够用的情况。如果不是板载的,自己买性价比更高。 双通道内存有利于CPU/显卡性能的发挥,建议购买游戏本时组双通道,但机器一般只有两个内存插槽,插满了升级会麻烦点。 目前SSD固态硬盘已经普及,买本子必须要有SSD并且容量越大越好,建议512G起步,1TB更好。性能方面,PM981a和SN720是第一梯队,其他会差点,不过厂商通常是混料供应,无法确定具体型号。 机械硬盘方面,轻薄本基本都没有2.5寸硬盘位,游戏本的话可能是不预装可自行添加,自己买个装上去即可,谨慎购买SMR硬盘。 屏幕也是个重点,深刻影响实际的使用体验。屏幕有很多科普,可以自行查阅。轻薄本用户主要看分辨率和色域,2K/100%SRGB比较理想,1080P/72%NTSC及格,低于1080P的不用考虑了,45%NTSC的也不建议选购。游戏本用户还需要注意刷新率和响应时间,144hz/4ms比较理想。摄影/修图专业用户需要注意色准和色彩数,广色域屏还需要配合色彩管理软件,这些要注意。 电池就看容量,这是决定续航好坏的关键,但续航不只是电池容量影响,机器本身的节能措施,系统平台以及配置高低都会影响。 目前来说,intel平台的续航表现确实会更好一些,推荐考虑10代intel低压平台。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触摸屏等,虽然有一些指标可以区分,但一般消费者是按照功能有无来选择,有总比没有的强。功能选配按需分配,有需求加钱上即可。 以上是挑选配置的策略,选择完配置后,基本上就可以筛选出理想的机型(根据价位),此时不能直接就考虑买哪个了,因为影响机器性能发挥的散热以及调频策略还未知。 这类“隐晦”的表现通常在官方宣传里是很难找到的(除非它是亮点),需要借助第三方媒体评测的数据才能够了解一些。各类产品的评测/对比文章或视频的存在意义遍在于此,虑过恰饭的主观性点评后,利用实测数据来自行衡量好坏(尽量是多家评测的数据整合),来判断这台机器到底性能如何,烫不烫or吵不吵or卡不卡。 基本介绍的差不多了,不过有些消费者可能会有疑问,每一项看起来都很麻烦,而且也不知道从哪下手,到底咋选啊? 实际上,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就是当你要看CPU的时候,怎么选CPU而已。作为消费者,首先你需要的是对自己的需求有个归纳和定位,将场景需求转换为配置需求,然后再将配置需求按照重要性排序,最后根据预算来锁定适合的机型。 简单举例1: 大学生新入学,计算机专业,可能用到VS2018,想要用到毕业(4年),预算6000左右 分析: 计算机专业/VS2018,对CPU和内存需求多,其次是屏幕和键盘(屏幕大点,码字要键盘好点),一线品牌(用的久要售后到位),其他部分例如外观和续航则可以稍微将就一下。 以上就是看配置挑选电脑的简单方式,希望能帮助到看到这篇回答的你。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配置”对于选购笔记本来说应该是必经之路,要买哪款电脑,哪款电脑是否合适,都可以根据详细的“配置”来予以区分辨别。
【1】CPU
【2】GPU
【点评】2款16系GTX新Max-Q点评&新系列笔记本显卡天梯图
【3】内存
【4】硬盘
【5】屏幕
【6】电池
【7】其他
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5839.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