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创业知识分享网

分享花呗|白条相关的小知识及使用技巧

硬核推荐(宝宝肚脐不好看?这跟医生真没什么关系!)

花白达人    2022-11-11    263

  小宝宝出生后,宝宝的脐部护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因为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宝宝脐部感染,进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图据网络

  为帮助更多的家长正确认识宝宝肚脐知识,今天,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外一病区的何医生为大家带来一些有关肚脐护理的科普小知识,带大家正确认识肚脐,帮助新手父母避开一些在宝宝成长路上容易遇到的坑。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肚脐?

  那是因为在胎儿时期宝宝所有的营养都来自孕妈妈,而营养的交换方式则是依靠着一根长长的脐带来进行的。

图据网络

  宝宝一出生,医生就会对脐带进行结扎,结扎后,脐部血管就闭塞了,妈妈和宝宝的血流就停止交换,此时脐部就可以理解为一个伤口。

  结扎后的脐带会自行脱落,一般脐带会在出生后1周脱落,不过也可延迟至3周后,甚至更长时间,时间超过3周的应该到门诊检查是否有异常。

  当然,脐带脱落延迟对宝宝本身没有什么伤害,只是没有脱落就没法愈合伤口,如果这段时期护理不好就可能会存在感染的风险。

  脱落后就是下图中右边的样子,中间一个山丘一样的疤痕,旁边是环型的褶皱,大部分小宝宝的脐部都是美观的,少部分宝宝的肚脐可能愈合得不是很好看。

图据网络

  所以,偶尔听到有些妈妈抱怨:“娃娃的脐带好难看哦,医生当时咋给他剪的嘛!”

  医生感到冤枉的同时,也会耐心的跟家长解释:“这就和南瓜的蒂一样,瓜熟蒂落,医生只是结扎,小朋友的脐带是自己掉的,医生的工作只是去除多余的脐带以方便护理。“

  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肚脐美观与否取决于小朋友自身的体质问题,脐带“没剪好”这口锅产科医生可不背哦。

  肚脐护理很重要

  在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肚脐异常的小宝宝。

  他们之中有的肚脐鼓包,有的肚脐流血,还有的肚脐流脓水……

  如果遇到这些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脐带刚刚脱落出血还是常见的,可以用医用棉签压迫止血,之后在碘伏消毒就可以,如果自行处理还要继续出血的还是需要到小儿外科就诊。

图据网络

  如果出现上面图片这样肚脐中间有个白色的物体,这个是脐带刚刚脱落的位置,不是感染,正常消毒就行了。

  不过出现下面图片这样的肚脐周围红肿和分泌物才是典型的感染表现。

图据网络

  除此以外,也有的小宝宝脐部还会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各位宝妈宝爸也要警惕哦!

  1.肚脐鼓包

  有的宝宝会出现鼓包的现象,尤其是哭闹的时候更加明显。

图据网络

  摸起来软软的,捏着还可以听到“咕咕”的声音,这就是典型的脐疝。原理就是肚脐处有个缺口,肠管从缺口脱出来了。

  不过,只要皮肤完整,对小朋友就没有大的影响,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和感染。但是也不排除脱出肠管被缺口卡住的可能,医学上称为嵌顿,这种可能性很低,可以尝试捏一捏包块,如果可以推回去的就不是嵌顿。

  这种常见的脐疝有自愈的可能,可以选择观察,一般来门诊让医生检查检查,没有危险的可以选择一岁后再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2.脐茸

图据网络

  还有种情况是上面这幅图,肚脐中间会出现一个红色的包块,肚脐不断有分泌物流出。这样的情况大概率是脐茸,就是肚脐中间残留有红色黏膜组织,由于黏膜组织的特性,会不断分泌液体,引起周围感染,简单的去除黏膜组织还会再次生长。这种情况需要到小儿外科门诊评估手术时间,一般选择麻醉下完全切除黏膜组织。

  3.脐窦

图据网络

  脐窦表现为肚脐表面有圆形的凸起,上可见黏膜覆盖,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这种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用探针检查可以探及一小段盲管,与腹腔内肠管不相通。

  4.脐尿管瘘

  还有的宝宝肚脐外观什么都是正常的,就是每次小朋友哭吵都会流出透明的液体,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胎儿的脐尿管本来该闭合的却没有闭合,医学上称为脐尿管瘘。长期这样也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可以在孩子满三个月时及时就诊,进行治疗。还有更严重的是,脐部还会漏大便,这种就要怀疑是不是脐肠瘘,这种情况就需要尽快手术治疗。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6800.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