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邪不压正》什么皮什么馅什么醋?)
今天来说一说《邪不压正》,姜文导演的第六部电影,也是北洋三部曲的第三部。
看姜文电影常常会有一种智商被侮辱的感觉,容易让人愤怒,而且导演明显是故意的。因为《一步之遥》的票房和口碑的都很失败,网络流传一句姜文的抱怨,“再也不干这包饺子喂猪的事情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发誓从此姜文一生黑。但姜文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呢?他在《邪不压正》里就设计了这么一段台词,说别人在乎吃什么饺子,他在乎的却是那口醋,就为了这口醋包了一顿饺子。传说归传说,这是来自姜文的官方认证。那我们就来看看这顿饺子,究竟是什么皮、什么馅、什么醋。
北洋年间的北京城,是全世界最混乱的时间、最混乱的地点,伟大的中华民族群龙无首,而轰然倒塌的帝国遍地都是黄金,这地方是什么人都有,红毛绿眼的老外一口标准的北京话见怪不怪,而中国的有志青年纷纷留洋海外,梦想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故事的起因就发生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
大雪之夜,年轻的朱潜龙伙同日本浪人根本一郎,杀了师父一家,放火烧了房子仓惶逃走了,起因是日本人想买下师父的太行山庄种鸦片。但13岁的小师弟李天然侥幸逃过一劫,被美国人亨德乐医生救了。
15年后,一直在美国接受特工训练的李天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说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让李天然即刻回国,与隐藏在北平的上级接头。
李天然刻骨难忘师父一家的血海深仇,但这时候的朱潜龙已经是北京城的警察局副局长,并且还养了一大帮杀手,做着“反清复明”当皇帝的大梦。最可恨的是他一直和日本特务狼狈为奸,是个不折不扣的汉奸卖国贼。
朱潜龙将杀害师父一家的罪状,嫁祸给师弟李天然,他为师父塑了铜像,把李天然做成了一条狗永远跪在师父面前。每到师父的忌日,朱潜龙在师父面前嚎啕大哭,天下人无不为之感动,他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孝感动天、嫉恶如仇的青天大老爷人设,口头禅是“邪不压正”!
李天然恨得咬牙切齿,发誓定要杀了朱潜龙报仇,养父亨德乐医生激烈反对,认为李天然这是在以卵击石,只会白送了性命,极力劝说李天然随他逃回美国。
但真正的隐情亨德乐医生并没有说出来。当年救了李天然的是亨德乐的房东蓝青峰,此人曾经参与策划辛亥革命,在北京城有12座大宅院,领导着一个相当强大的特务组织。亨德乐只不过是蓝青峰的雇员,而美国特务组织其实也是半真半假,养着李天然训练他,就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成为一颗有用的棋子。
这是一个筹划了20年的棋局,辛亥革命之后,皇帝是被拉下了马,但国家却并没有强大起来,反而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格局。蓝青峰是一个隐藏的爱国志士,一直在想方设法拯救中国。
蓝青峰的预想是让朱潜龙和根本一郎狗咬狗,但却少了一个让两人反目的理由,只有李天然是朱潜龙的心病,因此才让李天然回国。蓝青峰直接和朱潜龙交了底,李天然就在他手上,只要朱潜龙杀了根本一郎,他就把李天然交出来。
李天然却全然不觉自己即将成为一个弃子,想报仇又不敢直面,主要是他心里想着任务。他错把京城第一裁缝关巧红误认为是上级,但关巧红却以为他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用激将法让他去烧了日本人的鸦片。李天然真去了,没烧了鸦片却偷了根本一郎的刀和印,他还留下个名字“燕子李三”。
李天然借着打针的机会,把根本一郎的大印盖在了朱潜龙老婆的屁股上。然后他又在公开场合打瞎了朱潜龙的一只眼睛,这些打草惊蛇的动作,把蓝青峰布下的棋局搅和得不可收拾 。
亨德乐医生知道蓝青峰把李天然招回来是当弃子用,他威胁蓝青峰要告诉李天然真相。蓝青峰竟然将亨德乐推下城墙摔死了,并且伪造了一份遗书,说亨德乐医生是自杀,并且偷刀盖印都是他干的,企图掩饰李天然的行踪。
但朱潜龙的眼睛被伤是无法辩解的事实,他当然不会善罢甘休。蓝青峰利用亨德乐之前留下的录音,让李天然知道当年真正救他的是蓝青峰,一直养着他训练他的养父也是蓝青峰,李天然死了个美国爸爸,又认了个中国爸爸。
中国爸爸就把李天然藏在钟楼里,他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希望能说服朱潜龙弃暗投明,加入到抗日阵营这一边,为此牺牲掉一个李天然是值得的。但蓝青峰这时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叮嘱李天然,如果两个月之后还没有联系他,那么战争必然已经爆发,那时他可以大开杀戒,有多少日本人就杀多少。
蓝青峰一回家就被朱潜龙给控制了,当然就是想让他交出李天然。李天然等不到蓝青峰的消息,但却可以溜出钟楼去见关大娘。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是关巧红为李天然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他不断地制造麻烦保证了蓝青峰的安全。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李天然在关大娘的协助之下,刀砍根本一郎,枪毙朱潜龙,报了师门大仇。然后又救出了被囚禁的蓝青峰,帮助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逃出了北京城。
饺子皮
这是一个关乎下一辈成长和老一辈放手的故事,是一部讲教育和传承的电影,所以姜文说这部电影是送给他儿子的礼物。
李天然并不知道自己是棋子,他有自己的想法,回国之后本想快意恩仇,但严格的特工训练让他懂得任务为重,却又忍不住想要露一手,什么偷刀盖印这种事情,只会打草惊蛇,绝对是要坏事的,说到底还是15年的安逸生活麻痹了神经,他以为自己是在刻苦训练,实际上是被别人安排好了一切。
关巧红同样是身负血海深仇,明显比李天然要成熟得多,所以李天然对她很依赖。不光如此,李天然对亨德乐和蓝青峰都是一种依赖,非要认个爸爸,也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有飞檐走壁的神功,有弹指神通的绝技,却不知道该怎么用,每天就在屋顶上飞来飞去,一点脚踏实地的东西都没有。
蓝青峰是布局的人,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先驱,策划推翻了腐朽的满清政府,但国家却没有因此强大起来。事实上朱潜龙的崛起也是蓝青峰的谋划,朱潜龙杀师傅的那晚对根本说,高人指点他找回了血脉,不再跟师傅信李而是信朱,这个高人当然就是蓝青峰,否则他也不会大雪之夜出现在太行山庄,救了李天然是巧合,然后他才想到了这么一个挟制朱潜龙的办法。
蓝青峰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却正应了一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两个亲生的儿子都为国家牺牲了,一盘下了20年的大棋,突然之间穷途末路。是李天然这个棋子让他明白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完成不了的就该交给下一代,这就是命运,最重要的是要让下一代明白自己该干什么。
电影整体格调上就是《一步之遥》的简化版,毛病也是相同的,就是丰富多彩的支线喧宾夺主。如果一定要把电影比作一顿饺子的话,那就是饺子皮要厚薄软硬适度,皮相要完整,馅料不在多,味道要好,一口好醋当然能提升食物的香气,还能有利于消化吸收。
但实际呢?电影的主线故事比较单薄,从蓝青峰的布局到李天然报仇的转换,有点松松垮垮。就好像一张煮破了的饺子皮,主要原因就是馅料太多。
饺子馅
大约举几个例子。
梁启超的肾,是一个著名的医疗事故。他在协和医院就医查出一个肾上有肿瘤,而主刀手术的院长错将健康的肾切除了,导致梁启超壮年早逝。要说起来,梁启超是中国“反中医”的鼻祖,他年轻的时候崇尚西学。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流亡海外,见了世面,发现西方文化也不过如此,回国又开始弘扬传统文化。但反中医反成了习惯,还是死在西医手里了。这并不是单纯的讽刺一个人,而是国家和民族到了危亡的时候,文化自信和传承的大问题。国家的病也是一样,搞错了方向下错了药,国家只会更加的贫弱。
李天然偷的村正妖刀是真正的日本名刀。村正并不是指的一把刀,可以看作是一个品牌,因锋利而被日本武士追捧。后来更加出名却是因为德川家康曾禁止村正刀,称其为村正妖刀,因为德川家族很多人都死在村正刀下。姜文对日本刀的执着也有故事,当年为了拍《鬼子来了》,姜文曾经去日本参观了“靖国神社”,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从“靖国神社”出来,姜文看上了一把日本刀,想买下了,别人说那是文物不出售。姜文为什么对日本刀感兴趣呢?他说刀是杀人的凶器,日本刀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只有把它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克服那种无端的恐惧。
李天然偷刀留下的名字“燕子李三”,是北洋时期河北武林的传奇人物。80年代曾经流行小人书,我小时候就看过燕子李三、大刀王五和太极杨露禅等武林人物的小人书。李天然在屋顶上飞来飞去的做派,正应了燕子李三的名头,而他的英文名“布鲁斯·李”却是李小龙的英文名,电影里面几次出现了李小龙的怪叫和经典的跳跃步法。
关巧红的原型人物是民国侠女施剑翘,她的父亲被军阀孙传芳砍了头,施剑翘通过手术放开了裹着的双足,练习枪法,掩饰身份接近仇人,在佛堂上枪杀了孙传芳。本来被判入狱10年,但案件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报纸、杂志争相报导,称赞她为“女中豪杰”“巾帼英雄”,民国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特赦了施剑翘,这是个舆论干预法律的典型案例。
“帕梅拉案”是民国时期的真实案例,帕梅拉其实是英国外交官的女儿,一个美国牙医性侵杀死了帕梅拉,破坏尸体伪造了现场。电影里面唐凤仪和李天然说,亨德乐医生经常参加裸体聚会“香山天体营”,也是暗合现实,那个凶手确实是个性变态,在山上有别墅,经常组织淫乱聚会,因为拔牙认识了帕梅拉,邀请她参加聚会不成,恼羞成怒性侵杀人。
蓝青峰伪造亨德乐的遗书,说挖出了帕梅拉的心肝煎着吃了,这个是隐射了汉尼拔医生,电影开始李天然的训练场景,明显是致敬了《沉默的羔羊》。
日本人为什么在意张自忠将军,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七七事变爆发之时,张自忠正在北京养病,日本特务机关曾经秘密接触过他,后来北京沦陷,张将军逃出了北京城,也是一段历史事实。
还有很多历史故事和民间传闻,比如华北第一影评人潘悦然,说是溥仪的老师庄士敦的学生,但这个人物只怕是纯虚构的,就为了怼一下影评人,姜文也真的是任性。
这些可有可无的支线情节,大量充斥在快节奏的台词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正如电影里面多次提到的《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些东西其实比电影的表层故事更有嚼头,每一个相关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活,但缺点就是隐藏的故事太多,接受起来很费劲,不回家翻个书上个网还真的串不起来。
这就好像是馅料太多撑破了饺子皮,导致观影效果不太好。
醋
那么导演喜欢的醋是个什么醋呢?
《邪不压正》在金马奖上有6项提名,最终获得了最佳动作设计奖,但它却不是一部单纯的动作片。原著《侠影》对民国北京城的描写非常细致,导演曾夸下海口,要还原出一座精致的北京城。
剧组在云南搭建了4万平方米的屋顶,虽然比不上陈凯歌拍《妖猫传》建的那个襄阳唐城,但也是花了不少的功夫。其实现在用CG做并不难,这是为什么呢?姜文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喜欢展示老建筑,窦文涛曾经笑问,为什么他的电影老喜欢上房揭瓦,感觉这就是个人偏好。
经典艺术的两大核心就是建筑和音乐,这两点在姜文电影里也总是相当的讲究。
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建国后曾经趴在北京皇城墙上哭泣,因无法保护老城墙被拆除,当年主持拆城墙的吴晗是胡适的弟子,后来也没个好下场,这都是血淋淋的历史。电影里面说,皇城墙其实在抗日战争前就开始拆了,有人买就有人卖就有人拆。
大众眼睛盯着的都是饺子,导演的心理可都想着醋。他让李天然在屋顶上飞来飞去的,甚至台词里都故意设计一段拆皇城墙的讨论,所以姜文在意的东西之一就是建筑,但观众可不一定有这个雅兴。
然后是大历史格局。日本人“根本”就是狼子野心,朱潜龙也不傻呀,他为什么就要依靠日本人呢?孙中山闹革命不就是日本支持的么?要搞清楚这些问题,还得花很多的功夫。日本为什么侵华,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地理、政治问题,也不简单。七七事变爆发前夕,正是北京城的“至暗时刻”,而老蒋一心指望着美国出面调停,另一方面喊着攘外必须先安内。
“邪不压正”竟然是欺师灭祖的汉奸喊出来的,朱潜龙杀了师父嫁祸给师弟,这个谎话说了15年,他自己都信了。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国家内忧到了这个地步,外患那是必然的。小日本坐在北京城里,一边开书院讲《论语》,一边卖鸦片,说的就是整个国家的青年,都在吸食外国人的精神鸦片。
美国爸爸看起来很好啊,实际是假的,这也是历史事实。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老蒋就希望美国出面调停,才有张学良不放一枪丢了东北三省的事情。但亨德乐医生说,在美国人眼中,日本人和中国人就是一群穿衣服的猴子。这话如今又应验了。
既然是送给儿子的电影,也可以理解为是为年轻人拍的电影,他想让年轻人重新回顾一下那段历史,知耻近乎勇。
对于我一个中年人来说,那段历史了解过很多,所以蓝青峰和李天然的故事并不能吸引我,反而是那些支线更有趣。如果电影真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去关注和阅读那一段历史,当然是最好了。
事实证明,姜文电影适合读书比较多,有很强的求知欲的观众。
有些人看电影看得很愤怒,可能是完全感觉不到他在说什么。比如蓝青峰说李天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队伍。表面看起来像是在骗朱潜龙和根本,但你要抽离具体的情节去理解,他说的李天然或许代表的是所有的年轻人,那么他说的是北洋时期的年轻人还是现在看电影的年轻人呢?
再比如吃饺子那段嘲讽蒋介石日记。这是来源于实事新闻,2007年公开了蒋介石日记中,1931年到1945年的手稿。有学者认为,根据老蒋日记,可能会改写从抗战到内战的历史。但日记有否被后人篡改呢?或者老蒋是不是真就写的是心里话呢?
人性是极其复杂的,社会的复杂也来源与人性的复杂。历史必然是有真相,但后人不可能触摸到那个真相,所以又说“历史没有真相”。
姜文电影一贯的特点,就是要素过多,台词密集,而台词的表面意思和故事真正的内涵,有时相差很远,很多梗只能是会心一笑,难以描述。但你要不喜欢他这个调调,可以理解为他把故事切碎了,搞得七零八落。一旦拼起来之后又觉得,就这么点事啊?然后又觉着不对,不应该只有这么点事啊?
这种快节奏多台词的风格,在《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两部电影的共同特点就是,主线故事非常清晰,没有太多的旁枝末节,但看完了之后会引人思考,意犹未尽。《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这两部,显然是硬塞进去了很多东西,就像是请客吃饭,搞一大桌子层层叠叠,客人反而不知道如何下手,也吃不了那么多,不如就吃饺子,先吃七个再煮七个。
《邪不压正》这顿饺子,醋的确正宗,饺子馅包得大,只可惜皮相不好。

姜文电影全系列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7111.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