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蜜蜂养殖技术|蜂群飞逃综合预防措施)
中蜂的飞逃是天性,是优胜劣汰的进化选择,在养蜂过程中,虽做不到杜绝,但可以通过养殖习惯、规范操作等减少蜂群的飞逃。
蜜蜂养殖量小,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不飞逃,但是在规模化的养殖过程中,就需要一些操作规范,防范蜜蜂产生飞逃情绪及消灭飞逃情绪。
一、选择适合的放蜂场地
1、蜜粉源充足。蜂场附近每年至少有两期自然大蜜源(中蜂大蜜源包括荆条、野酸枣、野桃花、莲阙等),山区的辅助蜜源一般不会缺少,粉源也不会存在问题。
2、蜂场选址适宜。背靠山,脚下有小溪,夏天能遮阳,冬季能挡风,土地肥沃,小气候适宜。即使不能遮阳应人为栽小冠、矮化树,场地植被覆盖。
3、放蜂点合理。放蜂点最好有一定的坡度,视野开阔,蜂箱摆放水平3米以上,垂直1米以上,巢门方向错开。单一放蜂点不宜超过150箱。
二、饲养优质蜂种
1、引进优质蜂种。中蜂是半野生蜂种,蜂性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引进蜂种除了考虑逃性低外,应尽量自己选择放蜂地与种源地气候环境相当的品种,同时应先试养考察。
2、优选培育。在自己有的品种中,选择能强群、逃性低、蜂王产卵力强,抗病等,通过不断的优中选优培育优质蜂王。同时提高育王水平,尽量从卵育王。
三、贮蜜充足
1、割蜜适量。割蜜时应根据蜜源、天气状况情况,留足蜜蜂生存及越冬所需。
2、封盖蜜充足。未封盖蜜是蜜蜂临时贮蜜或正在加工的贮蜜,是蜂群的育子应对不良天气变化所需,只有成片的封盖贮蜜才能增强蜂群的恋巢性,是蜂群的稳定器。
3、饲喂谨慎。缺蜜时的补助饲喂应浓度高,饲喂时间跨度短(不超2天,即使不够,隔5天左右再饲喂),以调入封盖蜜脾为佳,其次是天然蜜,最次是糖浆。为提高蜂群采集积极性,蜂王产卵积极性在奖励饲喂时蜜液或糖浆应稀薄、持续,且冷饲喂。奖励饲喂不能代替补助饲喂。对弱群、无封盖子群、介王群、王台群、无王群等不正常群不宜饲喂。
四、消灭敌害
中蜂养殖过程中,主要的敌害来自胡蜂、蚂蚁、巢虫。
胡蜂、蚂蚁在发现后主要采用毁巢、药剂毒杀方法,对巢虫主要采用清理箱底、生物药剂预防其滋生。
五、避免干扰
1、盗蜂干扰
在蜂场内自盗根据盗蜂的严重程度采取遮掩、换位、搬离箱、囚王、群势均衡,不缺蜜等措施。
异地意蜂盗蜂主要是装防盗器,搬离蜂箱,交涉处理。
2、人畜骚扰
养蜂场与饲养者生活区分离,家畜隔离并圈养。
六、饲养强群
1、加脾谨慎。常年做到蜂脾相称,对于因故造成蜂稀疏的应调入封盖子脾、适当保温等,只有在保温板外侧休闲蜂聚集时,适当加入巢础和巢框(外界蜜粉源充足)、巢脾(蜜粉源有限)。加脾原则是春季要慢、夏季(蜜粉充足)可以快,秋季谨慎,冬季抽脾。
2、弱群变强。常年饲养强群,检查弱群原因,若因为蜂王产卵问题,应换王并调入封盖子脾,或就近并入它群;若因缺蜜,应调入封盖蜜脾及封盖子脾;若因分蜂等问题造成,应调入封盖子脾,合并相邻弱群(外界蜜粉充足)。
结束语:在日常的管理中,为蜜蜂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饲养强群 ,避免蜂群产生飞逃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7517.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