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如何评价2022年8月国产科幻电影《明日战记》?)
作为暑期唯一一部硬科幻动作巨制,影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未来世界,彼时的地球陷入内忧外患,一颗陨石坠落带来杀伤力极强的外星植物,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未来战士泰来(古天乐饰)、郑重生(刘青云饰)为拯救地球重装出击。 作为科幻题材动作片,《明日战记》使用多种特效,再加上爆破场面和战友情义,点映时令不少男观众大呼过瘾,这些正是此前外国流行多年的“机甲片”特色和优势。 变形金刚算不算机甲? 所谓“机甲”,是“机械动力装甲”的缩写,可理解为高科技机械作战装备,目前现实中已出现的单兵机械外骨骼和作战机器人都可归入这个范畴,但还没有真正在战场上大规模投入使用,更多还是停留在设想阶段。 不过,在众多影视和动画作品中,“机甲大战怪兽”的故事套路早已发展成独立的亚类型,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粉丝,这背后承载的是人们对于“科技无所不能”的畅想,对人工智能和巨型机械的崇拜,以及探索太空、守卫家园的英雄主义情怀。 银幕上最早出现机甲形象已有100年历史:意大利导演安德烈·迪德于1921年打造的恐怖科幻片《机器人》中,粗糙的巨大金属怪物已经无坚不摧。 真正意义上的“机甲片鼻祖”,则是日本著名导演本多猪四郎1957年的作品《地球防卫军》,其中打造巨型机器人和怪兽的“特摄”方式影响深远(“特殊摄影技术”,指用真人穿戴特制戏服,在微缩景观中拍摄的日本早期科幻类作品——编者注),可以说是电脑特效普及前最常用的机甲特效技术。 由此可见,现代意义的“机甲”虽源自欧美科幻文化,却在日本人手中明确了概念,并在多年发展后重新输出至好莱坞。 广义的机甲片涵盖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半机械人、生化人登场的电影,包括《变形金刚》《铁甲钢拳》《机械战警》《阿丽塔》等好莱坞科幻大片和动画,其中像《变形金刚》在美版中是具有自主意识的外星机器人,但到日版中又变成人类操控的可变形机器。 而狭义的机甲片,则严格遵循本多猪四郎当年的定义,专指人类操控的战斗机器人或机械骨骼装甲,电脑最多只能作为辅助程序存在。 按照这个定义,日本人最爱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新世纪福音战士》《战胜金刚》《太空堡垒》等都是典型的机甲动画。 真人扮演的《恐龙战队》则沿袭“特摄片”的特点,通过队员们的变身来操纵巨大的战斗机器恐龙。至于手冢治虫的《阿童木》和迪士尼《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算不算机甲,在不同派别粉丝眼中仍存在争议。 套路:机甲大战怪兽 日本人的机甲情结传到海外后,吸引大批国外观众和好莱坞同行。如《恐龙战队》翻拍成美版剧集,酷爱机甲文化的奥斯卡获奖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在2013年参照日本模式推出《环太平洋》。 在好莱坞顶尖特效团队的打造下,《环太平洋》中世界各国精英队员操控本国巨型机甲大战外星怪兽的场面,既逼真又热血,5年后的续集也再度掀起机甲热潮。 美国人自己的“超级英雄”钢铁侠,也可算是人类操纵机械战衣的机甲(包括钢铁侠的朋友“战争机器”),但同属于复仇者联盟的幻世就因有自主意识而不能算是机甲。 此外,科幻片《第九区》《明日边缘》《特种部队》《极乐空间》中,都出现款式不同的可操控战斗机器人或外骨骼装备,与《明日战记》中古天乐等人的单兵装备类似,只要穿上装备就能迅速提升战斗力和体力,以对抗外星怪兽等更强大的敌人…… 这种为科幻迷和极客准备的礼物,吸引更多“长不大”的男人们。 ———————————— 来源:环球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7832.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