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如何评价电影《侏罗纪世界3》?)
看特效还不错,找彩蛋怀旧也可以,其它就没什么了。
- 想要看古生物的,和刚出的《史前星球》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 想要看故事线的,整系列六部里也只能和上一部算半斤八两。
- 想要看爆米花的,最大卖点恐龙在这部里几乎沦为了背景板。
------剧透分割线------
相当于混搭拼接了几段谍战、动作、荒野求生等类型化故事碎片,只不过背景设定在海阔凭龙跃、天高任龙飞、地广随龙跑的世界。
倒是挺符合 Jurassic World 这个标题的。
相比前几部,这部几乎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恐龙主角”,缺乏真正的BOSS恐龙。
前期造势引发热议的南巨龙 (Giganotosaurus),实际上根本就是个“路龙甲”,和几段主要剧情线没多大联系,纯属在影片后段临时设置的危机路障“当事龙”。
到了终极之战时,刚好像要燃起来,就结束了。

《侏罗纪世界1》的“暴虐霸王龙”(Indominus Rex),出场前就各种侧面描写渲染惊悚氛围,出场后更以压倒性杀伤力和暴虐属性,将整个乐园笼罩在阴影中,全程推进着紧张剧情的发展。
这种早在《大白鲨》就有的老套路,虽然缺乏新意,简单粗暴,但至少有自始至终的流畅感,在特效出彩,表演到位的前提下,轻易就能让观众跟着故事走。只要看得足够爽,高跟鞋跑赢恐龙这种情节在爆米花片里都不算多大槽点了。
《侏罗纪世界2》的“暴虐迅猛龙”(Indoraptor),虽然被吐槽实战拉跨,名头虚高,但好歹在中后段还算完成了从铺陈、锋芒初露到掀起一波室内惊悚小高潮的工整桥段。
《侏罗纪世界3》里相对呈现不错的,还当属中间那段碟中谍式的地中海风格城市跑酷飙车蹿飞机了。担当追猎角色的几位恐龙群演,既要表现迅猛卖力,还要装作真追不上,演得很精彩。

最后还是分享一点和语言有关的小知识。
有网友问到,英语里“恐龙”dinosaur 后面是 saur,然而具体的南巨龙 (Giganotosaurus)、镰刀龙 (Therizinosaurus) 这些,为什么后面都是 saurus 呢?这个 -us 是怎么回事?
这是由俗名和学名的差异所造成的。
dinosaur 是“恐龙”在大众媒体中的英语俗名,不涉及生物学上的谱系信息。
普通人并不关心“恐龙”、“翼龙”等到底是门、纲、目、科、属的哪一层级概念,通常就笼统地用 dinosaur, pterosaur 之类的词来代称。
学名则是由包含希腊词根的拉丁语词构成的,词缀词尾发达。
如果按学名来说,
- “恐龙”一般指的是“恐龙总目”Dinosauria
- “翼龙”一般指的是“翼龙目”Pterosauria
影片中常见的“翼龙”经常被俗称为“翼手龙”pterodactyls
- 实际对应着“翼龙目”下的“翼手龙亚目”Pterodactyloidea
这部出现的“风神翼龙” (Quetzalcoatlus) 则是具体的一个“属”。

除开沧龙、翼龙等其它物种外,“恐龙总目”又细分为若干目、亚目。
经常作为主角出场的恐龙,大多属于“蜥臀目”Saurischia,“兽脚亚目”Theropoda。
以俗称的“霸王龙”T. rex 为例,所属谱系依次是:
- 暴龙超科 - Tyrannosauroidea
- 暴龙科 - Tyrannosauridae
- 暴龙亚科 - Tyrannosaurinae
- 暴龙族 - Tyrannosaurini
- 暴龙属 - Tyrannosaurus
- 君王暴龙 (霸王龙)- Tyrannosaurus rex (T. rex)
影视媒体提到的大多数古生物名称,都是具体到“属”这级,所以很多都是以 -us 结尾。
不过,并非所有命名都遵循这样的规则,也有不少“属”名不带 -us,例如:
- 火盗龙属 - Pyroraptor
- 伶盗龙属 - Velociraptor(在影视作品里常被译作“迅猛龙”,实际造型可能参照了恐爪龙)
延伸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7998.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