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没想到, 现在家长鸡自己都这么卷…)
原标题:没想到, 现在家长鸡自己都这么卷…
(图文无关)
高管朋友精力无穷,一边高强度工作还一边兼顾把俩娃培养成学霸。她是怎么做的呢?协助老师指定英语课件,还探讨语文阅读写作技巧,最近已经开始自学初中物理数学,明年计划开辟高中地图…她说,为把娃推上职高入学水平,自己要努力上清北的录取分数线。
作者:miki粥;本文来源:公众号“miki粥”(ID:mikizhou520)。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最近我迷上了听书。有一本心理学的书《社会性动物》,大幅提升了我搞教育的松弛感。
今天跟大家分享几个脑洞大开的知识点。
一、
为啥小孩不写作业?这是由大脑的生存策略决定的。
大脑的生存策略是什么?低能耗啊。
你可能想不到,大脑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生存。所有需要思考的事儿都会消耗更多能量,这个事儿严重违反了大脑的策略。相对于批判性思维,它更倾向让人直接得到答案。
比如你报培训班,家长群的妈妈振臂一呼,你想都不想就下了课程包,只是因为羡慕别人,拥有了那样一个课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个人每天主动思考的时间只有1%。这个数字不是我说的,是《社会性动物》的作者,著名的心理学家阿伦森说的。
剩下的都是漫游状态,凭借惯性做事儿,比如走路吃饭,很多人菜单都从来不换。各种机械动作,大脑都是低能耗,所以它非常快乐。
但写作业不行,这件事儿需要想了,大脑要耗能了,它能高兴得了吗?
我突然理解了小孩为什么不爱写作业,以及自己的写稿拖延症和暴食症。
以前我还为自己写稿到半夜总觉得饿羞愧,又没干什么体力活怎么还喜欢高热量的夜宵呢?现在明白了,思考的能耗不比体力劳动弱。
还有,为什么我们总是焦虑和悲观?这是远古人类传下来的。
想当年人类的核心问题是生存,生存艰难面临的是猛兽挑战,为了活下去只能擦亮眼睛,把关注点集中在随时到来的危险上,天天提心吊胆。
这是人类本能。
哪怕延续了几千年,如今猛兽都被关进了动物园,人类需要一个新的危机点支撑,于是一代神兽家养小孩脱颖而出,我们只看到他们的不足,很难看到他们的优点,每天都觉得天塌了…
这种心态往前推几千年,等同于「以为自己活不过今天」一样一样的。
所以,不焦虑是不科学的,抗焦虑是需要学习的。
关注不到人生幸福的一面?是因为人类延续就不是让你做傻白甜。宫斗剧里活不过三集,还想要王子公主的Happy ending?
做梦呢吧。
二、
心理学有个能解释家长一切行为的词儿,叫「认知失调」。
其实你可能不知道,鸡娃家长都明白鸡娃的弊端:有害家庭关系,也有害身心健康。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教授甚至已经用北大的数据证明:
鸡得越猛,心态越坏。
但如果你问那些「卷成王者」的海淀家长,鸡娃好不好?他们会打开小红书,搜奥数英文、哈佛学霸分享的高效学习经验。用各种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想进名校唯一的阻碍就是能不能逼出娃小宇宙爆发,一秒钟可以掰成两秒钟花。
这种事儿以前不好理解,于是爹妈养小孩分成了两个阵营,卷和躺互撕口水仗能打三百回合。但了解心理学就知道,这是认知失调啊,人类的通病啊。
就比如当家长,既想让小孩读名牌大学又不怕小孩熬夜苦读伤身体,心里就会矛盾很不爽,怎么办呢?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咯,这个办法就是洗脑。
这类似于减少饥饿和口渴,生理需求就让你去找吃喝一样,认知失调的痛苦,会让人类自己去找安慰剂,所以鸡娃的爹妈极端鸡,佛系的父母越躺越平…
还有,为什么家长喜欢打小孩?
打骂明显对孩子不会有更多帮助,越打他越骂他,他不是越傻吗?那父母为什么要用吼、打骂的方法来管理孩子呢?
@樊登老师说,唯一的好处就是能解决父母的认知失调。
因为有些父母觉得,自己是好爹妈,为什么孩子却这么差?接受不了。
解决办法就是让自己相信,肯定是孩子笨、不用心、不听话。
很多父母最常讲的话就是「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强调自己的正确性,打骂孩子证明是孩子的错而不是自己做得不对。
这种方式虽然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但是能够解决父母的认知失调。
@樊登读书《社会性动物》
所以,鸡娃也好、吼小孩也罢,都是父母为了减轻认知失调的痛苦,才喂自己吃下去的解药。既然为了自己,也就没必要把「我都是为你好」挂在嘴边。
想解决认知失调,鸡娃躺平和吼娃都没用,要靠改变自己的认知。一群爹妈开始「鸡娃先自鸡为敬」就是这个道理。
期中考快要来了,给打算鸡娃到底的爹妈一个朋友圈的模版。
高管朋友精力无穷,一边高强度工作还一边兼顾把俩娃培养成学霸。她是怎么做的呢?协助老师指定英语课件,还探讨语文阅读写作技巧,最近已经开始自学初中物理数学,明年计划开辟高中地图…
她说,为把娃推上职高入学水平,自己要努力上清北的录取分数线。
伟大!
而且你发现了没有?鸡娃妈遇到受挫,挫折配不上她的高度,她也不会花时间去解释,而是埋头…努力。
认知失调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概念:外部理由和内部理由。
看起来很肤浅,内部理由就是内心想做的,反之就是外部理由,放到例子里就很神奇了。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两组学生干拧螺丝这种特别无聊乏味的事儿,一组给20块钱,一组只给1块钱,拧完说说感受。结果怎么样呢?
拿到20美金的学生普遍觉得这事儿太无聊了吧,干了半天就挣了20美金;拿到1块钱的学生在拧螺丝钉感受到了力量,甚至找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结论让我目瞪口呆。赚钱多了还没有意义?挣不到钱的反而觉得干得过瘾?
理由很简单,那些折腾了一下午只赚了一块钱的人,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傻?他们接受不了自己傻得这么彻底,于是必须找内部理由弥补认知失调,比如这事儿好玩,这事儿有意义…
并不是有意义的工作都不配赚钱,而是钱赚得越少,人越需要意义。
所以,清北教授这两年都是易躺体质,就是因为无论怎么读瞎,小孩保底三清三北,义务教育一路保底;普通爹妈放不下鸡血,是因为需要找个内部理由弥补爹妈带来的资源差,比如知识改变命运,努力跨越阶层…
只不过,现实可能讲的是这样的故事:
小镇年轻人努力读书,最后终于考上了师范。当老师高级职称评上十年,年收入也不到十万;同学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开始帮人看风水、算命寻穴,目前坐拥十几套房产…
所以…成绩好了也是坑,卷到尽头也难逃一社畜的命啊。
作者:Miki粥,资深媒体人,教育纪录片总策划,推红了"顺义妈妈"一词。个人公众号:Miki粥(mikizhou520)。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
预售开启🎉🎉
学点教育科学,做懂教育的父母
热文推荐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出国留学导师微信号: guanjia333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27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34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 guanjia0033
责任编辑:
本文链接:https://www.yangzhibaike.com/post/16387.html
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发表您的评论